既往研究证实,在存在创伤性事件暴露史的成年人群中,其儿童期受虐待遭遇可有效预测创伤性事件遭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多项研究观察到,对于一些有大量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暴露的个体,其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物质依赖障碍的发生与日常应激性事件的经历密切相关。然而,在那些有创伤性事件经历的人群中,究竟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与创伤性事件暴露后 PTSD 的发生之间的关联存在与否,亦或是两者关联程度如何在现阶段仍无法找到确切答案。
研究发现,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尤其是不良家庭功能(maladaptive family functioning,MFF)相关事件,诸如虐待儿童、父母罹患精神疾病和家庭暴力均与儿童期后各类精神障碍的密切相关(相较于其他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MFF 相关不良事件诱发精神障碍几率极大)。有文献指出,对于不同类型创伤性事件,其 PTSD 诱发风险也有不同。例如,个体在遭遇某一类型创伤性事件之后,尤其指经历那些包含有身体暴力成分的创伤性事件后,若个体再次遭遇同类型创伤性事件,其 PTSD 发病风险极高(相较于其他非同种类型创伤性事件而言)。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探究不同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类型、诱导 PTSD 发病的不同创伤性经历类型和个体年龄与 PTSD 发生之间的关联,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的 McLaughlin 博士在近期发表于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中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调查(World Health Ora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Survey,WMH)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数据取自在 18 个国家进行的 20 项 WMH 调查,样本筛入过程分 2 部分,第一部分要求所有受试者需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Ⅳ,DSM-Ⅳ)对于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第二部分对受试的创伤性事件暴露史进行了调查,要求纳入受试至少存在 1 次创伤性事件遭遇经历,最终确定受试数为 27017 人。
在样本筛入过程第二部分,受试就个人经历在 27 种不同类型的创伤性事件进行相应选择,此外,研究还在该部分设置两项开放性问题,受试可对个人比较回避的创伤性事件进行简单回复,给定问题有「是否有其他创伤性事件遭遇?」和「是否有任何较私人的创伤性事件暴露史?」两项,研究对受试遭遇创伤性事件数量和类型以及初次遭遇时间进行了记录。
研究使用国际诊断标准(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ICD)对受试精神障碍进行确切诊断,受试对既往创伤性经历评价为十分糟糕、确定存在相关暴露史而出现 PTSD 典型症状的,可认定其有 PTSD 病史。研究对受试 18 岁前遭遇的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进行了调查,具体项可在表 1. 中查阅。
表 1. 不同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占比在受试者中的分布
通过分析发现,四类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与创伤事件暴露后 PTSD 的发生存在紧密关联,分别是身体虐待、性虐待、疏于照顾和父母罹患精神障碍,报告出的 OR 值均为 1.8。其他八类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则无法预测 PTSD 的发生,与 PTSD 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分析还发现,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与 PTSD 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创伤性事件遭遇间无明显差别,且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相关性要高于成年期。
该研究是 WMH 对于世界精神卫生状况调研的系列成果之一,研究发现,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在一生不同时期与 PTSD 的发生之间的关联具有波动性,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以及中年早期相关性最高,其他时期则很难见该特征。在多种不同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中,以身体虐待、性虐待、疏于照顾和父母罹患精神障碍四类与 PTSD 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提示有相关类型不良事件暴露史的儿童是创伤性事件暴露后 PTSD 发病的高风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