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BD)具有高度的家族聚集性,其奖赏加工过程也存在缺陷。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缺陷是在疾病发作之前就存在,亦或是疾病的一种结局。为此,Singh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奖赏机制的神经过程异常是否会使没有精神病史的儿童处于较高的BD家族性风险之中。
这项研究比较了在预测和应对奖赏及损失时,处于高狂躁风险和低狂躁风险的儿童在神经活动和行为上有何区别。研究于2009年9月15日至2012年2月17日间进行,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测。
研究对象包括8到15岁之间的患BD父母所生的健康儿童(N=20,高风险儿童)和与其人口统计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儿童(N=25,低风险儿童)。研究数据主要是这些儿童在金钱激励延迟任务中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
结果显示,在预计出现损失时,高风险儿童的上前扣带活动比低风险儿童要少。当获得奖赏时,高风险儿童的左外侧前额皮层比低风险儿童要活跃。
当预计获得奖赏时,高危儿童的上前扣带和右侧腹外前额叶皮质之间的功能连接与低风险儿童相比较弱,但当预计出现损失时,高危儿童的这些区域功能连接较强。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预计出现损失时高风险儿童的追求新奇过程与纹状体和杏仁核的活动增强有关,而获得奖赏时高风险儿童的冲动行为与纹状体和岛叶的活动增强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奖赏过程中的前额叶活动和功能连接异常揭示了高躁狂风险儿童在目标追求和动机功能调节机制方面的异常。这些神经活动模式是否能预测高危儿童的狂躁发作和其他情绪障碍尚需进一步的纵向研究。
丁香园精神频道已开通微信订阅号 关注即可获得 5 个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