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 (BD) 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具致残性的疾病之一,其终生患病率为 1%-4%,有研究显示,初诊抑郁障碍后转为双相情感障碍诊断的比率约为 9%,女性较男性高。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起病年龄、家族史及前驱症状对早期识别双相情感障碍都非常重要,但尚无确切的生物学指标协助早期鉴别。
许多研究证实,双相情感障碍与免疫系统异常及炎症反应均密切相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 IL-6、TNF-α、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 NGF(神经生长因子)均较健康对照组高,那么这些生物学指标是否可以提示抑郁障碍向双相情感障碍的转变呢?
来自巴西佩洛塔斯天主教大学的 Fernanda Pedrotti Moreira 教授针对这一问题在女性群体中开展了一项为期 3 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日本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杂志上。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于佩洛塔斯天主教大学医院门诊,18-60 岁的女性。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组时,要求研究对象明确诊断抑郁障碍,或既往达到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目前为缓解期。
第一阶段采集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学校教育、精神病药物使用、双相障碍家族史、首次抑郁发作的年龄、药物及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同时采集血样标本,进行 IL-6, TNF-α, BDNF, GDNF 和 NGF 水平测定。
第二阶段为随访 3 年后,对研究对象再次进行诊断评估,并根据再次诊断分为抑郁障碍缓解期组,抑郁障碍组及双相情感障碍组。
研究结果
第一阶段共有纳入 156 名女性,其中 142 人达到抑郁障碍诊断标准,14 人既往曾明确诊断抑郁障碍。诊断由抑郁障碍转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比率为 15.4%(24 人)。随访 3 年后,三组在社会人口学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NGF 水平亦与社会人口学特征无关。
诊断由抑郁障碍转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血清 NGF 水平为 14.23 [10.08–15.04] pg/mL,较抑郁障碍缓解期组 (12.79 [10.53–17.48] pg/mL) 和抑郁障碍组 (11.15 [10.21–14.23] pg/mL; P = 0.013)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 TNF-α, BDNF, GDNF 水平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小结
神经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维持迁移、新神经元结构完整性和神经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神经生长因子是贯穿生命的重要因子。
抑郁障碍患者转为双相情感障碍时神经生长因子升高,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在这一人群中存在代偿性激活。激活的神经生长因子可保护交感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元免受神经退行性变的影响,通过神经元的存活促进大脑内环境的稳定。因此,神经生长因子可能是一种特异的转化生物学指标。
这项研究是首次对抑郁障碍转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学指标进行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脱颖而出,成为潜在的抑郁障碍转双相情感障碍的生物学预测指标。
参考文献
1.Musliner KL, Ostergaard SD.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conversion to bipolar disorder in 91 587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Acta Psychiatr. Scand. 2018; 137: 422–432.
2. Wiener CD, Molina ML, Moreira FP et al. Brief psychoeducation for bipolar disorder: Evaluation of trophic factors serum levels in young adults. Psychiatry Res. 2017; 257: 367–371.
3. Luo Y, He H, Zhang M, Huang X, Fan N. Altered serum levels of TNFalpha, IL-6 and IL-18 in manic, depressive, mixed state of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Psychiatry Res. 2016; 244: 19–23.
4.Kohler O, Sylvia LG, Bowden CL et al. White blood cell count correlates with mood symptom severity and specific mood symptoms in bipolar disorder.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7; 51: 355–365.
5. Kohler-Forsberg O, Buttenschon HN, Tansey KE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CRP) with depression symptom severity and specific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ajor depression. Brain Behav. Immun. 2017; 62: 34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