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作为慢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是世界第六大主要致残原因,直接影响着 2.6% 美国民众的身心健康。难以预测的临床病程、长期存在的心境障碍以及临床症状的复杂性,这些因素均使得双相障碍治疗成为棘手难题。约有 37% 的双相障碍患者症状在 1 年内复发、60% 的双相障碍患者症状在 2 年内复发。其中,双相抑郁患者复发、自伤和自杀发生率尤其高。目前,并无循证支持的有效治疗手段,也并无专家指南指导双相障碍临床治疗实践。
学界对双相障碍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仍有争议,但已有相当有力的证据支持神经性炎症在双相障碍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此前一项针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活素水平的 meta 分析显示,一种已知在介导中枢和外周炎症反应中起到确切作用的信号分子——白介素-6(IL-6)血清学水平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有明显升高,由此可以推断潜在的炎症系统失调在此类疾病发展进程中的存在。
此外,C 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心境障碍患者中亦有明显升高(>3 mg/L),高 CRP 水平与心理压抑、高住院率和治疗收效有明确关系。研究发现,CRP 水平超过 5 mg/L 的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在 12 周随访过程中抑郁症状有所减轻。炎症反应还与脑结构性和功能性病变密切相关,这一点在双相障碍患者中也可发现,尤其在脑情绪调节区域的表现更为明显。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和抗氧化剂(如 N-乙酰-L-半胱氨酸,NAC)在心境障碍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抗抑郁作用。一些研究证实,NSAIDS 有抗抑郁作用,而 NAC 可以增强 NSAIDS 的抗抑郁作用,但尚无研究评价两者联用辅助治疗双相障碍所能带来的具体收效如何。对此,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麦戈文医学院的 Bauer 博士做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9 年 1 月的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中。
研究纳入 24 名根据 DSM-Ⅳ-TR 诊断为双相障碍的 18 至 65 岁患者,所有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得分均 ≥ 20 分。随机将患者分为 4 组,一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 NAC 治疗、一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安慰剂治疗、一组接受 NAC 联合安慰剂治疗、一组接受单一安慰剂治疗。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为 MADRS 量表得分减分 ≥ 50%。患者同样完成了情绪和整体功能问卷调查,血液学检测在研究起始、研究第 8 周、研究第 16 周进行。
研究结果发现,在第一个 8 周治疗周期后,安慰机组患者和阿司匹林联合 NAC 治疗组患者达到研究对成功出现治疗应答认定标准的事件发生率大致相同,在 16 周治疗后,阿司匹林联合 NAC 组患者可能达成指标率则比其他组有显著提高,相较于安慰机组(55%)、NAC 组(57%)、阿司匹林组(33%),该组高达 67%。但 IL-6 和 CRP 水平在各组及各时间节点均未见明显改变。
该研究将为今后围绕 NSAIDS 和抗氧化剂治疗双相障碍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支持。研究提示,阿司匹林联合 NAC 治疗双相障碍连续 16 周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不良反应罕见,一线医师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此类辅助治疗策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