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丧亲之痛,谁更脆弱?

2017-08-08 08:43 来源:丁香园 作者:pekingkw
字体大小
- | +

亲人亡故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面对,但又必然要经历的事情。在美国,据估计有 4 万多名父母每年都要失去一个孩子,65 岁以上的人超过一半人口都是丧偶的。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失独家庭就达到近千万。丧亲之痛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巨大,丧亲之痛往往伴随着情感上的痛苦和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调整和挑战。

既往的研究已表明:亲人亡故后长期和复杂的悲伤情绪能引起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包括抑郁障碍、应激障碍、药物滥用和心血管疾病等。尽管大部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能够平复自己的情绪,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但有些人却无法走出亲人亡故的阴影。

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来量化丧亲之痛对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Mai-Britt Guldin 等发表在 2017 年 World Psychiatry 杂志上的一篇丹麦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队列研究,是一次大规模的关于遭受丧亲之痛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该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为 1995 年至 2013 年在丹麦有人口注册信息的18岁以上成年人,共 1445378 例。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遭受丧亲之痛的人群,暴露因素共分为丧子、丧偶、父母过世及兄弟姐妹过世四种。另一组未为遭受丧亲之痛的人群。随访期为19-50年。不良结局包括:自杀、故意自伤以及罹患精神或心理疾病。

最终结果用累计发病率(CIP)评估各不良结局的风险,并采用分层 Cox 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R),同时对潜在的混在因素进行调整,包括:性别、年龄、时间段、城市化、既往有无精神病诊断及住院治疗病史,既往有无故意自伤史,目前是否使用精神药物,以及躯体疾病史。在进一步研究中分析突发和非自然死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研究显示:128120 名遭受丧亲之痛的研究对象(8.9%)和 530026 名未遭受丧亲之痛的研究对象(7.3%)(p < 0.0001)出现一种或多种不良结局:自杀(0.1% vs 0.06%,p < 0.0001),故意自伤(3.5% vs 2.8%,p < 0.0001)或罹患精神心理疾病(5.3% vs 4.5%,p < 0.0001)。

遭受丧亲之痛的人群其心理疾病增加的风险超过 10 年,特别是失去亲人的第 1 年,发生自杀、故意自伤及精神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风险的高低与失去亲人的关系、年龄、性别,既往有无精神疾病及亲人的死因有密切关系。调整影响因素后分析显示:18-39 岁失去配偶者及 40-49 岁失去孩子的人群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最高。

年轻人经历丧亲之痛后出现不良结局,特别是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风险高,且不良结局出现风险最高的是丧子人群。这与其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面对突发情况时情绪调整困难以及年龄所特有的敏感和脆弱性有一定关系。

男性和女性相比,男性丧偶后出现故意自伤和自杀的风险高,而女性丧偶后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风险高。女性在失去孩子后更容易出现不良结局。男性和女性丧偶后的不同不良结局可能与男女社会地位、依恋关系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方式不同有关。男性多不愿寻求他人帮助,因此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低落,进而产生自伤自杀的企图和行为。

研究还发现,既往有精神疾病的研究对象,其不良结局的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突然发生的非自然死亡较疾病所致的死亡,对研究对象的打击更大,特别是在事件发生后 1 年内。

该研究未考虑将社会经济因素、教育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作为混杂因素加以调整,而这些对不良结局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全国性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来说,研究取得的成果已实属不易。我们在分析这一研究时,也应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会对结果的潜在影响。

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完善高危人群症状和严重程度的评估体系,做到早期甄别和干预。加强宣教,帮助高危人群找到调节和适应的办法,减少高危人群自伤自杀事件的发生,降低精神和心理疾病的罹患率。也希望政府能从公共健康层面上出台更多相应的策略以应对这一问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