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于健康人群体或是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群,双相障碍患者群有着相对较高的自杀风险。在众多可选择的双相障碍维持治疗办法中,锂盐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因其普遍认同的良好的自杀预防作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双相障碍的临床治疗。
丙戊酸钠是大范围应用的锂盐的替代药物,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躁狂症状和相关症状的复发,但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作用尚不清楚。
尽管针对锂盐预防自杀行为作用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多,但足以说明锂盐较丙戊酸钠有更佳自杀预防作用的具有一致性结果的研究证据尚且缺乏。取自Baldessarini研究组发表的三项meta分析显示,相较于非锂盐治疗组和抗惊厥剂治疗组(其中包括丙戊酸钠治疗组),锂盐治疗组表现出较低的尝试性或已经出现的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
此外,一项最近的针对心境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锂盐较安慰剂有着较好的降低自杀行为发生率的预防效果,但该研究无法明确说明锂盐对于预防尝试性自杀发生率的相对效果。其他研究也无法提供较为权威的用药指导。
对此,来自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精神病学研究中心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和临床神经科学系的Song博士做了一项针对双相障碍患者在锂盐或丙戊酸钠治疗期自杀行为发生率的比较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于2017年6月的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中。
该项研究通过瑞典国家健康注册系统获得51535名于2005年至2013年接受锂盐或丙戊酸钠治疗的双相障碍患者的医疗记录。
此项研究主要通过Cox回归分析来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自杀相关事件的风险比。随访过程中,共有10648例自杀相关事件发生,发现锂盐治疗组自杀相关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4%(锂盐治疗组风险比为0.86,95%可信区间为[0.78,0.95])。丙戊酸钠对照组对应数据为风险比1.02,95%可信区间为[0.89,1.15]。两组间风险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总人群归因分数的分析提示,患者整个随访期持续服用锂盐进行治疗可避免12%(95%可信区间为[4%-20%])的自杀相关事件的发生。
该研究研究者分析道,自杀行为发生率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随访期间的积极治疗,而非药物实际的本身效果。另一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混杂因素可能是一些影响药物效果的生活事件(如压力事件)。研究者对以上两个因素做了分析评估,发现接受甲状腺激素药物(普遍认为甲状腺激素药物对双相障碍和自杀行为无影响)的患者群中,药物摄取与自杀发生率并无明显关联。此外,还发现锂盐的服用与骨折发生无关,由此说明锂盐仅对自杀行为起到影响作用。
本研究提示,自杀事件虽然只是一线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众多考虑因素之一,但对于有较大自杀倾向的双相障碍患者,在其他因素不做优先考虑的情况下,锂盐或许是治疗首选药物。目前,为了更为科学的验证锂盐高效的自杀预防作用,进一步的大规模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亟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