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阈值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抗抑郁治疗应答

2019-12-04 16: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娅妮
字体大小
- | +

据估计,患有严重抑郁症(MDD)的患者中有 30%-55% 具有亚阈值的轻躁狂症状。亚阈值症状、双相情感障碍(BPD)家族史或与情绪有关的精神病史被认为是 BPD 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这些特征的 MDD 患者可以归类为高风险抑郁症(HRMDD),此类患者更易转变为 BPD。如果 HRMDD 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而没有服用情绪稳定剂,则转变为 BPD 的风险特别高。许多患有亚阈值轻躁狂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得不到适当的治疗。

亚阈值症状在青少年或年轻成人抑郁症患者尤为重要:各种研究表明,患有亚阈值轻躁狂症状的 MDD 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易复发、诊断困难和治疗延迟、更常见合并其他精神病、人格障碍以及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更高,与 MDD 的患者相比,其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尚无研究专门针对年轻抑郁患者的亚阈值躁狂症状的发生率,也未就该人群的抗抑郁治疗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尚不知道抗抑郁药物单一疗法在具有亚阈值症状的年轻抑郁患者中的疗效是否与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相似。为此,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 Amit Anand 和同事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以下是研究简要内容。

这项研究首次比较了 LRMDD 和 HRMDD 年轻受试者与 BPD 患者及健康对照在疾病特征和抗抑郁治疗疗效方面的差异。研究纳入 106 名年轻(15-30 岁)、未经药物治疗的 MDD 患者(HRMDD,N = 51; LRMDD,N = 55)与 32 名 BPD 患者(I 型:14; II 型:18)和 49 名健康对照。使用方差分析和 Cochran-Armitage 趋势检验来检测基线疾病特征和合并症的发生率。此外,在 MDD 受试者中,比较了 HRMDD 组和 LRMDD 组在长达 24 个月的定期评估下进行的抗抑郁药开放治疗的效果,包括应答、缓解和轻躁狂转变。

研究结果表明,从 LRMDD 到 HRMDD 到 BPD 组的酒精依赖(p = 0.006)、共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 = 0.006)、边缘型人格特质(p = 0.001)和忧郁特质(p <0.00 0.005)的发生呈递增趋势;两组之间的抗抑郁治疗反应相似,不同的是在 12 个月期间 HRMDD 表现出较低的治疗应答。尽管 HRMDD 表现出(轻)躁狂症状峰值的发生率更高(YMRS 得分增加超过 25%),但两组均很少发生(轻)躁狂(p = 0.04)。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如下结论:在疾病特征和合并症方面,具有双相情感障碍亚阈值症状的人群介于 LRMDD 组和 BPD 组之间;关于治疗应答和躁狂转换,高危人群显示出与 BPD 相似的特性。 因此,这些受试者如果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则需要密切监测其 BPD 的发生。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