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哈佛大学麦克林恩医院(McLean Hospital,全球最好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精神科的 Bruce M. Cohen 医生,在 JAMA 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提醒大家注意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用一种多元的视角来看待疾病。
随着对于精神疾病认识越来越多,精神科医师发现很多精神疾病都是相互伴行的,甚至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很少有疾病的表现是完全特异性的。有关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科研,都不再采用孤立的观点看待某一种精神病。
基因组与影像技术未能准确区分精神疾病
在研究进展中,精神病学的基础研究远远不如肿瘤等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正如其他复杂疾病一样,妄图从几个基因位点的异常就想洞悉精神病的「阴谋」,几乎是望洋兴叹。以精神分裂症为例,从 NCBI 公布的各大科研机构进行的全基因组功能分析(GWAS)结果看,有多个基因组的异常表达或拷贝数变异与其发生发展相关。
除基因组的影响外,人们尚发现基因组功能完全正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其中,环境-基因交互作用在精神疾病的发展中也密切相关。压力应激、亚文化的影响、政策战争、不合理的膳食模式、环境污染、毒物的暴露接触、药物摄入、创伤等等,人们面临的纷繁复杂的环境都将有可能与基因组协同参与精神病的形成。
从脑成像技术角度看,这一时新的神经生物学技术,可以洞悉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大脑结构、递质传导以及功能的变化。但遗憾的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时,这一技术仿佛失去了明亮的「双眸」,以同一种精神疾病障碍患者而言,其脑成像异常表现竟千差万别,甚至不同病种的成像可以表现为相同的模式,似乎单从这项技术看,疾病的分类是没有相对界限的。
传统疾病分类的挑战:坚守还是摒弃?
传统诊断的疾病分类并不是毫无价值!我们通过对症状进行分类、整合,制定成的疾病分类对科研、临床护理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通过疾病分类,人们可以从特异性、普遍性的临床表现,判断异常与正常、发病与否。
与症状具有的一定「欺骗性」相比,体征则更具有临床意义,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格及实验室检查,从而指导用药。然而,受制于资金问题,目前仍然没有与精神病相关的基因或生物标志物检测来用于临床诊疗中,至少还不够成熟,远远达不到临床要求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而在精神病学教学中,不应当过分强调疾病分类,而应注重说明精神疾病是异质的、复杂的,其中的病理机制仍不够明确,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即「根据症状进行药物干预」;而对于大众传媒而言,在制定新闻标题报道某种精神病药物时,不应该篇篇都说「重大突破」,给公众以精神病即将被攻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