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最常见的两种精神疾病,都需要长期乃至终生的维持治疗。抗精神病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也是目前服药依从性较差药物。患者擅自停药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对疾病发展十分不利。
来自圣地亚哥阿拉瓦省立医院精神科的 Saínza García,就抗精神病药物依从性的核心影响因素问题,纳入了 38 项研究(总计 51,796 患者)进行荟萃分析,其结果 2016 年 8 月发表于临床精神药理学。
疾病症状
González-Pinto 对 1831 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研究发现,躁狂期较高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得分和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依从性较差。
另一项对 128 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早期(7.3 个月)未表现出焦虑反应的患者比表现出焦虑反应的患者,服药时间更长。
Verdoux 对分裂情感障碍的患者研究表明,妄想症状的程度可以预测患者的依从性。
人口学特征
Johnson 对 469 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研究发现,白种人较其他种族依从性更好。 Zeber 与 Fleck 发现,非裔美人的治疗依从性问题较多。Perlis 进行了 3460 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队列研究,发现西班牙人的依从性较差。
低龄
González-Pinto 发现小于 41 岁的患者依从性较差,41 岁之后,年龄越大依从性越高。Baldessarini 指出,低龄的患者容易出现酒精依赖,他们的症状和副反应更明显,依从性差。
发病年龄
发病年龄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相关,Coldham 指出,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早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差。Perlis 观察了 3640 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中 874 名(20%)未能持续接受治疗。
认知功能
Martinez-Aran 发现,未能持续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词汇学习和某些执行功能较差,他们的空间记忆和抑制干扰的能力减退的更严重。Perlis 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唯一是与差的依从性相关的副作用。
Jeste 对精神分裂症人群研究发现,认知功能尤其是概念和记忆功能的减退,预示着患者较差的服药性和对药物治疗的态度。
其他副作用
椎体外系反应也是影响患者服药的重要因素,而患者的主观不适感,体重增加和 BMI 指数预示着较差的依从性。肥胖患者比 BMI 正常的患者不能维持治疗的概率高两倍。
一代和二代抗精神病药
服用奥氮平比其他药物如氟哌啶醇的依从性要好,但总体上来说,一代和二代抗精神病药的服药依从性无明显差异。
社会支持
患者与医生的良好关系,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对治疗依从性大有裨益。Zeber 发现,健康风气问卷(评估治疗配合度)得分越高的患者,服药缺失天数越少。Coldham 发现,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家庭支持力度更高。
小结
低依从性影响因素,与两种疾病都相关 | |
教育水平低 | |
低龄 | |
认知功能障碍 | |
妄想症状和猜疑 | |
物质滥用或依赖 | |
少数民族 | |
自制力差 | |
治疗配合度差 | |
社会经济地位低 | |
治疗困难,治疗体验差 | |
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 | 与精神分裂症相关 |
精神病性症状 | 阳性症状 |
抑郁发作严重度 | 基线水平的抑郁严重度 |
快速循环 | 坐立不安 |
较多的情感症状 | 疾病病程短 |
共病(焦虑,强迫) | 副作用:椎体外系反应,镇静作用,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 |
副作用:体重增加,认知功能障碍 | 治疗耐受差 |
长期的自杀企图 | 早期治疗中断率高 |
对治疗存在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