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服用哌甲酯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很少出现受外伤等紧急情况。研究人员指出,既往研究表明,ADHD患者通常更容易遭受持续创伤或其他伤害,因此常常需要急诊处理,这些研究认为这是由于ADHD患者存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而导致了部分患者受外伤几率较高。
同时既往研究还表明,ADHD儿童更容易在机动车事故中丧生或更容易由于外伤在急诊室内丧生。香港研究人员Wong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收集了香港地区2001年和2013年之间接受哌甲酯(利他林)治疗的17000名ADHD患者的数据,这些ADHD患者年龄范围为6至19岁。
研究显示,其中大约有5000名患者在研究期间入住过急诊科,与不服用哌甲酯的期间相比,这些患者在服用哌甲酯的期间受外伤的几率平均下降了大约9%。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哌甲酯的这种防意外效应在16岁以上的青少年中效果更明显。该研究在线发表于12月15日的Pediatrics杂志。
爱尔兰科克大学临床药学系讲师McCarthy指出,哌甲酯这类的兴奋类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度,减少冲动行为,这可能会降低ADHD患儿出现外伤等意外的几率。佛罗里达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Cuffe博士指出,患有ADHD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中负责执行功能的区域存在异常,该区域涉及决策,判断和冲动行为抑制等功能。
Cuffe博士认为哌甲酯可以增强该大脑区域功能,可能有助于减少冲动行为,从而降低患者因外伤而就诊的几率。Cuffe博士指出兴奋类药物是治疗ADHD的首选药物,哌甲酯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治疗药物,另一种是安非他明。
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药物安全及效应中心主任Alexander博士指出,兴奋类药物的治疗效应非常显著,但同时也存在被滥用等问题,因此,他认为使用这种药物治疗并非最佳治疗方案。
McCarthy博士也指出,哌甲酯在治疗ADHD核心症状如注意欠集中,多动,冲动等方面效果显著,但其副作用也比较明显,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等。因此,研究人员Wong认为药物治疗仅仅是ADHD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心理社会干预同样不可或缺。
最后Cuffe博士对该研究做出总结,他认为只有在对患者进行过准确诊断、仔细评估并权衡风险和收益后才能使用这类药物,精神科医生应当谨慎正确的使用这类药物,而不是盲目的将其应用于ADH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