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神经生物学基础的认识,主要技术包括功能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扫描(PET)、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SPECT)等,但尚未达到人们对这项技术的预期。
它仅仅是一个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研究工具吗?如何才能使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研究结果直接服务于临床?功能性脑成像是否能准确预测患者的治疗结局进而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来自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Tali M. Ball等人综述了从1999年至2013年43篇探索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用于精神科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临床疗效预测的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2014年11月18日《Depression and Anxiety》。
研究发现,上前及腹侧扣带回皮质基线激活程度较大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反应更好,而这片脑区基线激活程度较小的患者对心理治疗的反应更好。
有趣的是,对强迫障碍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相对于对药物治疗完全无反应的患者,扣带回皮质(ACC)以及眶额叶皮质(OFC)基线激活程度较小的患者具有较好的药物治疗反应,而相应脑区激活程度较大的患者对心理治疗反应更好。
然而,对于其它焦虑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以及社交焦虑障碍等,应用功能性脑成像预测治疗结局的相关研究较少。虽然有部分研究显示杏仁核激活程度与焦虑障碍的治疗结局有一定的联系,但研究结果一致性较差、混杂因素较多。
相对而言,关于背侧扣带回皮质(ACC)激活程度与焦虑障碍治疗结局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一致性较好,或能作为潜在的预测手段。为了实现患者个体化预测和个体化治疗,将来的研究应该不遗余地构建具有良好预测性能和明确的增量效度的可重复模型。通过这些标准化的可重复的研究设计来检验基于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临床预后测验的可行性。
虽然已有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直接转化为临床实践还有待考证,但是对于广大与疾病做斗争的焦虑、抑郁患者来说,基于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预测模型仍然具有一定的潜能,能够根据神经系统的功能基础提供个体化治疗建议,改善治疗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