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会有暴力倾向吗?

2020-03-14 17: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若水
字体大小
- | +

和大众的模糊认识不同,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并不会显示出暴力倾向。

社会在发展,如今我们对「抑郁症患者有可能自杀」耳熟能详,甚至一些人为自己可能患病而过度恐慌。与此同时,并存的是对于包括抑郁症患者在内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

比如,变态杀人狂?杀完全家然后自杀?从小内向受欺负、最终爆发嗜血复仇?看到这些描述,你是不是会想到「这个人怕是有精神病吧」?

没错,出现这样行为的人,很可能存在精神异常;然而反推的话,「精神病人是变态杀人狂」之类的论断,就不成立了。

造成这样的刻板印象,媒体贡献不小。可实际上,不论是变态杀人狂,还是杀人后自杀,这样的个例在人群中都绝少(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当然也绝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少到精神专科医生接诊抑郁症患者,一般不会考虑这位患者伤人或毁物的可能性——除非,如果这位抑郁症患者存在幻觉或者妄想的症状。

不过,暴力行为在人群中少归少,如果你也恰好看到过一篇瑞典的论文,说相比普通人,抑郁症确诊患者抢劫、性侵、袭击他人的犯罪率要高出三倍,可能会拿这个证据来说事儿。

不过,就连研究者自己都表示,不应当把这个研究作为「抑郁症患者更容易有暴力行为或者成为罪犯」的刻板印象的证据。何况,抑郁症患者的犯罪率显著低于其它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或者双相障碍患者,至于相比酒精成瘾、物质滥用的患者,那就更低更低了。

事实上,患有抑郁症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产生暴力行为的根本原因,除非像前文提到的,患者存在幻觉或者妄想症状。

影响更大的,是以下风险因素:

吸毒/嗑药;

经济压力大,威胁生存;

早年曾亲眼目睹暴力场景;

遭遇过家庭暴力。

此外,一些特殊群体患上抑郁症,其出现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会变大。比如:

1. 男性抑郁症患者

囿于社会文化因素,男性普遍不允许自己表现出脆弱、悲伤等情绪。患病期间,他们更容易体会到的可能是愤怒,这种情绪常常引发一些暴力行为。而这种特征,恰是让一些男性抑郁症患者未能得到恰当诊断的原因。

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从 8 到 10 岁起,直到 25 岁之前,人类都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内,荷尔蒙分泌水平不稳定,大脑皮层发育未完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能体会到极其剧烈的情绪波动和极其强烈的痛苦感受。有文章引述一个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的青少年品行问题显著高发,遗憾的是反查相应期刊一无所获,在这部分,我并没有找到确切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比普通青少年更有暴力倾向」的证据。

3. 产后抑郁症患者

同样是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很多体会过产后抑郁症的患者表示「侥幸逃过一劫」。社会新闻常有新生儿母亲带着孩子一起自杀的报导,这可能加剧了大众对「抑郁症患者会杀人」的刻板印象。事实上,产后抑郁症患者并非普遍有这样的念头,更并非普遍有这样的行为。

最后,我想说,我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和刻板印象由来已久,但并不意味着它具有存在的正当性。

一项 2018 年的研究显示,我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正在阻止有必要接受诊疗的患者寻求专业帮助。要知道,真正接受治疗、规律服药的患者可以和普通人毫无二致,而没有接受确诊、治疗或专业帮助的潜在患者,状况反而更不稳定、更有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你可以选择相信什么,有时候,你的选择真的可以决定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参考文献:

Fazel S, Wolf A, Chang Z, Larsson H, Goodwin GM, Lichtenstein P. Depression and violence: a Swedish population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5;2(3):224-232. doi:10.1016/s2215-0366(14)00128-x

Lu Y, Temple JR. Dangerous weapons or dangerous people? The temporal associations between gun violence and mental health. Preventive Medicine. 2019;121:1-6. doi:10.1016/j.ypmed.2019.01.008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