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能完全相信指南吗?

2019-03-04 16: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卢喆
字体大小
- | +

门诊上经常有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复查时向医生反映,在减停药物的过程中感觉很不舒服,患者很担心自己吃药「上瘾了」,心理负担重,从而大大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因此作为精神科医生,对于抗抑郁药物「戒断反应」的发生、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典型的抗抑郁药物「戒断反应」包括焦虑、激越或过度兴奋、流感样症状、失眠、恶心、失衡及感觉障碍。除此之外,还报道有头晕、头痛、电击样感觉、腹泻、肌肉痉挛、震颤、幻觉等多样的不适。

大部分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但也有证据表明抗抑郁药物可引起躁狂、轻躁狂、情绪迟钝以及长期甚至永久的性功能障碍。这些症状通常在停药后几天内发生并持续数周,逐渐减少,但也有迟发和长期存在的报道。通常来说,抗抑郁药物引起的「戒断反应」是轻微的,且持续时间短,但有些患者即使停药缓慢,也会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

美国临床指南中指出,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通常在 1-2 周内不用通过特殊处理就能缓解(APA,2010,p.39),而英国指南同样指出,抗抑郁药物的「戒断症状」通常是轻微的,有自限性的,通常在 1 周左右,但如果药物突然停止,「戒断反应」可能会很严重(NICE,2009,CG90,1.9.2.1)。有的指南中将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与「停药综合征」混用。

为评估目前各临床指南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英国罗汉普敦大学的 James Davies 教授抗针对抑郁药戒断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及 Meta 分析。

该研究共纳入 24 项研究结果,提供了 31 组调查数据,17 项研究结果与发病率有关,4 项与严重程度有关,10 项与持续时间有关,研究的数据库包括 MEDLINE、PubMed、PsycINFO 和谷歌学术搜索。检索时间截止至 2018 年 1 月。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8 年 9 月的 Addictive Behaviors 杂志上。

研究结果表明,抗抑郁药物「戒断反应」的发生率从 27% 到 86% 不等(平均值为 56%),其中大多数患者描述他们的「戒断反应」程度为中度或重度,近一半(46%)为非常严重。提供持续时间数据的 10 项研究中,有 7 项与指南相矛盾,很大一部分患者所经历「戒断反应」的时间远远超过 2 周,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者亦不罕见。

针对这一结果,作者认为目前存在两大问题:

(1)「停药综合征」与「戒断反应」的混用:「停药综合征」被描述为「自限性综合征」,包括轻微、短暂和/或更令人痛苦的症状,可导致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 2 至 3 周内自然消退。经典的「戒断反应」是指由苯二氮卓类和镇静催眠药物产生的戒断症状,其发生率高,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

目前的临床指南中,将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或「停药综合征」描述为轻微的、有自限性的,但该 Meta 分析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并非轻微的,其高发生率、较重的严重程度及长的持续时间与指南所述相悖,故指南应规范术语应用,且有必要重新定义「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

(2)「戒断」与「复发」的误诊:此类的误诊的直接后果是,延长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时间,甚至增加抗抑郁药物的剂量。如果医生遵守目前通用的指南,会将许多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误诊为复发,进而恢复剂量、换药或增加剂量。因此,作者建议及时修正目前关于抗抑郁药物「戒断反应」的临床指南。

最后作者指出,该 Meta 分析纳入的研究多为短期治疗,有的研究只进行了有限时间的随访;且均未涉及到「反安慰剂效应」;未考虑抗抑郁剂类型之间的差异;未排除抗抑郁药物成瘾的问题,故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有必要在抗抑郁药物「戒断反应」问题上开展更多临床研究,进行循证医学论证,指导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Davies J, Read J. A systematic review into the incidence, severity and duration of antidepressant withdrawal effects: Are guidelines evidence-based? Addictive behaviors. 2018.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ugust 2017). NCHS Data Brief No. 283: Antidepressant Use Among Persons Aged 12 and Over: United States, 2011–2014.

3. Fava, G., Benasi, G., Lucente, M., Offidani, E., Cosci, F., & Guidi, J. (2018). Withdrawal symptoms after Serotonin-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discontinuation: Systematic review.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87, 195–203.

4. Groot, P. C., & Van Os, J. (2018). Antidepressant tapering strips to help people come off medication more safely. Psychosis, 10(2), 142–145.

5. Hengartner, M. P., Angst, J., & Rössler, W. (2018). Antidepressant use prospectively re-lates to a poorer long-term outcome of depression: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com-munity cohort study over 30 year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87, 181–183.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