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真的「伤不起」

2018-04-20 15: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pekingkw
字体大小
- | +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简称 NSSI)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各国家调查数据不同,约为 8%-25%。NSSI 的动机主要包括减轻心理痛苦,自我惩罚,缓解社交困难带来的压力,效仿同伴等,所有的自伤行为均不是以结束生命为目的。许多青少年在成年以后会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而自行停止。

最近的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多数有过 NSSI 行为的青少年一生可能只出现一次 NSSI,少数可出现多次(但一般不超过 4 次),仅有小部分青少年反复出现 NSSI 行为,而这一人群也是自杀的高发人群。

那么 NSSI 能否作为预测精神障碍发生的行为标志,反复发生的 NSSI 和偶发的 NSSI 有无区别呢?最近,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 Paul O. Wilkinson 教授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一项为期 3 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8 年 2 月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杂志上。

研究方法及结果

研究共招募了 945 名英国 14 岁无精神障碍史的青少年(男性 443 人)。随访 3 年,研究对象在 14 岁和 17 岁时分别完成一次问卷调查。问卷是根据 Drugs and Self Injury Questionnaire (DASI) 改编的自伤事件自我评估量表,其中包括:是否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频率,方式等。

在考虑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根据自伤频率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频发 NSSI 组(每年 ≥ 2 次)、偶发 NSSI 组(每年 ≤ 1 次)和无 NSSI 组进行比较。数据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随访期间研究对象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 17%,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障碍(8%)和焦虑障碍(7%)。未出现破坏性行为障碍和酒精/物质滥用所致的精神障碍,但也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

频发 NSSI 组精神障碍总的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无 NSSI 组,调整后的 OR 值为 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偶发 NSSI 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介于频发 NSSI 组和无 NSSI 组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频发 NSSI 组发生进食障碍和抑郁障碍的风险均较无 NSSI 组明显增高(OR 值分别为 9.96 和 4.65),偶发 NSSI 组与无 NSSI 组无明显差异。

焦虑障碍与前两者不同,偶发 NSSI 组的患病率略高于频发 NSSI 组,且偶发 NSSI 组较无 NSSI 组患病风险明显增高(OR 值为 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频发 NSSI 组发病风险虽亦高于无 NSSI 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这就说明,即使只出现过一次 NSSI 行为,未来患精神障碍的风险也是大大增加的。因此在容易出现 NSSI 行为的青少年期,及时给予高危人群支持和帮助可能会降低其日后精神障碍发生的风险。

小结

NSSI 对精神障碍的发生有预警作用,可作为预测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行为标志。反复发生的 NSSI 对多种精神障碍,特别是抑郁障碍和进食障碍有较强的预警作用。偶发的 NSSI 可提示焦虑障碍的发生。

无论是偶发还是频发的 NSSI 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存在高危风险的青少年人群应给予预防性心理干预,对于严重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应考虑给予积极治疗,降低精神障碍发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Briere J, Gil E. Self-mutilation in clinical and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s: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functions. Am J Orthopsychiatry 1998; 68: 609–20.

2. van Harmelen AL, Gibson JL, St Clair MC, Owens M, Brodbeck J, Dunn V, et al. Friendships and family support reduce subsequent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t-risk adolescents. PLoS One 2016; 11: e0153715

3. Baetens I, Claes L, Onghena P, Grietens H, Van Leeuwen K, Pieters C, et al. The effect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on parenting behaviors: a longitudinal analyses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ent.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Ment Health 2015; 9: 24.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