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神障碍 心理动力学疗法效果如何?

2018-04-21 21: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肖春风
字体大小
- | +

精神障碍是世界各国卫生系统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精神障碍可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可逆的严重损伤,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也明显高于其他疾病。调查显示,约达 45% 的社区医疗就诊患者至少患有一种类型的精神障碍。现有的相关综述和指南将一些精神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和药物疗法列为实证支持的精神障碍常规治疗手段。

心理动力学疗法(psychodynamic therapy)是诸多精神疗法的一种,有着很长的临床应用历史,直至今日,仍有很多精神专科医师优先选用心理动力学疗法治疗精神障碍患者。回顾既往研究,Cochrane 中一篇综述报告称,心理动力学疗法相较于常规疗法效果更佳,而数项 meta 分析发现,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其他精神治疗手段相比,在治疗焦虑或抑郁障碍收效方面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引导现阶段临床决策,针对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有效性研究需求迫切。为此,来自德国吉森大学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系的 Steinert 博士做了一项 meta 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中。

研究通过回顾分析以往手册引导下的心理动力学与其他实证支持的治疗办法的对比研究,旨在验证心理动力学疗法在治疗精神障碍方面的临床效用。

研究纳入文献中的所有入组被试均为符合 ICD-10 或 DSM-Ⅲ或其他新版 DSM 手册对于精神障碍诊断的成年患者,除外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研究最终纳入 23 项随机对照试验(发表时间:1983 年至 2016 年),入组被试总数达 2751 名。使用信度较高的证据评分策略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发现文献总体质量较好。研究使用极其严格的等效性检验标准,为此使用了等效性界值(g = 0.25)、双单侧检验的方法和确保对照组比较有效性的办法,由专人独立负责效应量、研究质量和其他指标的处理。研究主要转归指标为「靶症状(target symptoms)」(如抑郁障碍的抑郁症状)。

在纳入的 27 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关于抑郁障碍的研究有 8 项、焦虑障碍的研究有 4 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有 1 项、进食障碍的研究有 4 项、物质依赖相关障碍的研究有 2 项、人格障碍的研究有 4 项。有 21 项研究将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心理动力学疗法和其他形式的精神疗法(纳入文献仅有认知行为疗法一种)做了对比,另外 2 项研究是将心理动力疗法与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在治疗抑郁障碍方面的收效做了比较。

研究对心理动力学疗法和其他对照疗法的等效性指标进行了统计,发现治疗后 g =-0.153,90% 等效性 CI 为 [-0.227,-0.079];随访时 g =-0.049,90% 等效性 CI 为 [-0.137,-0.038],等效性区间为 [-0.25,0.25],故等效性成立。说明心理动力学疗法在治疗精神障碍收效上与其他实证支持的治疗手段相当。

该研究是首项使用等效性检验的方法验证心理动力学疗法治疗精神障碍收效的 meta 分析,通过严谨科学的统计学手段,研究证实,心理动力学疗法与其他实证支持的疗法在治疗精神障碍方面的临床收效相差无几。一线医师在进行精神障碍治疗时,可考虑在手册引导下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的使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