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教授:告知他人还是不告知?精神分裂患者该如何选

2017-09-20 23:14 来源:丁香园 作者:郑涵之
字体大小
- | +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9 月 8 日在浙江杭州开幕。专题会「优化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结局」作为本次大会唯一一场「观点秀」,邀请到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精神科专家,以 TED 演讲的形式,分享临床经验和观点,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参考。丁香智汇整理了讲者演讲的部分精彩内容,与各位同道共享。

石川.jpg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告知」的分享。这里的「告知」不是我们医疗行为中的「知情同意」,而是患者在生活中是否应该将本属于隐私的真实病情告诉给旁人。

石川教授抛出的问题也是临床中经常会遇到的,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每天吃药,吃的还是精神病的药,别人看到会怎么想?病耻感(stigma)是许多精神疾病患者所共有的,个中原因与社会、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当患者担心精神疾病的「帽子」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时,可以选择长效针剂,避免出现在同学、室友面前吃药的尴尬。然而当患者需要主动的暴露自己的疾病时,例如面临恋爱或婚姻,该不该如实告知另一半呢?应该何时告知呢?

说和不说,会面临怎样的遭遇呢?石川教授分享了三个真实的案例。

第一个病例中的患者是一名青年女性,国内顶尖美术学院的研究生,病前功能水平较高,急性起病,经系统治疗后效果很好,还考上了业内顶尖的机构工作。不久她恋爱了,内心和能力一样强大的她真诚地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男朋友,男朋友第二天就消失了,从此绝迹于「江湖」。她失去了爱情。

第二个病例的主角是一位中年女性,国内顶尖音乐学院的教师,有严重的幻觉、妄想,急性起病后完全不能工作。然而患者一直没有告诉单位和社会她自己的病情,治疗休养后社会功能恢复的不错,写了数本专业钢琴教程,还带了 20 余名学生。学生的成绩都很优秀,其中几位学生还在地区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到国外参赛等。她收获了事业。

第三个病例中的患者的生活非常富于戏剧化。该患者症状非常典型,急性期因幻听和妄想闯过中南海、多次误伤自己,最终九死一生被送到医院。在院期间和病友谈了恋爱,出院后帮助女朋友合法夺回房产后顺利结婚,利用创新的头脑到餐馆为顾客洗车,跑去颐和园北宫门卖明信片,势力强大占领了整个片区。这位患者的独特之处是几乎没有表现出病耻感,不对外界隐瞒病情,靠着我行我素勇闯天涯,最终连城管都怕了他了。他婚姻事业双丰收。

石川教授在演讲的最后,分享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告知与否要视情况而定,例如婚姻前告知对方,也是法律方面的要求。耻感产生于大众对怪异行为和冲动的误解,长期接触后慢慢的深入了解和接纳,在确立正式关系前可以向对方表白。石川教授还提醒各位精神科医生,不要只是告诉患者该怎么做,重要的是增强患者自我决策的能力,而我们在面对患者做出决定时,一贯的表示出尊重、接纳、支持和鼓励。

石川教授简介

石川,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大六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身医学会心理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和《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编委。参与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及国际合作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SCI收录18篇,参编参译著作7部。

编辑: 徐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