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的恶性综合征(NMS)是一种较为罕见且不可预测,但对患者生命造成很大威胁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征。NMS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震颤、发热、精神状态改变、白细胞增多以及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尽管以往超过半数的NMS病例报道中表明NMS发病与氟哌啶醇密切相关,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可能导致NMS的发生。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在NMS症状彻底治愈后进行精神分裂症的对症治疗,然而,在之后抗精神病药物持续暴露的情况下,患者NMS的发病风险是非常高的。目前,针对患者NMS症状得到完全处理之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现阶段,比较推荐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为低效价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和喹硫平。其中,对于一些依从性相对较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长效注射剂(LAI)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有研究证实,相比于普通口服抗精神病药物,LAI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住院率。
患者罹患NMS的一大药理学机制为抗精神病药物占据了 DA 受体,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对 DA 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使 DA 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改变受体的敏感度,从而竞争性抑制 DA 能递质传递的作用。因此,选择一种DA受体占用率相对较低的抗精神病药物或可大大降低患者NMS的发病率。其中,奥氮平LAI与D2受体的结合率约为60%,其他药物较之结合率相对较高,所以,对于依从性较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尤其是奥氮平LAI是一个相对安全且高效的推荐治疗药物。
为了观察评价奥氮平LAI的使用效果,来自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精神病学系的Marina博士于2016年12月的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
案例 1
患者,女,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9年,存在数种药物不依从的表现。最近三年,患者每月接受两次50mg的利培酮LAI治疗,且每天口服利培酮4mg。因患者病情恢复良好,不再继续服用口服利培酮。住院几月前,患者仅接受每月两次的利培酮LAI治疗。后出现激动、偏执妄想、失眠和思维奔逸的症状,继而来我院急诊。住院后,行氟哌啶醇肌注,后9日每天口服氟哌啶醇12mg,6日后,将氟哌啶醇剂量减少至每天6mg,此外,患者每日服用利培酮6mg。
后因患者出现发热(最高温度38.6°C)、肌强直、震颤、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最高值达3486 U/L;参考范围为0-177 U/L)、意识障碍、心动过速(最高速度可达123次/分),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症状,给予停药并将其转诊至重症监护室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虽然患者发热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肌酸激酶水平也恢复正常,但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木僵,情绪消极,沉默和偶尔发作的非自主的多动症状。后转诊到我科室接受电休克疗法治疗,情况有所好转。此外,开始对患者施用奥氮平,每日缓慢滴定,剂量达20mg/d。
后为了避免因奥氮平滴定给患者带来的依从性变差的风险,采用每月两次300mg奥氮平LAI的用药方案。针对患者心境不稳的情况,采取为期15个月奥氮平LAI(用药剂量与前面叙述一致)和每日2次10mg口服奥氮平以及1500mg 2-丙基戊酸钠。施用上述方案后,患者很快达到功能恢复。奥氮平LAI施用前测量浓度为323.1nmol/L,用后3小时的浓度达251.0nmol/L(参考值范围:64-256nmol/L)。
案例 2
患者,男,15年前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存在对所用治疗方案的不依从情况。发病初七年中,患者接受利培酮LAI25mg每两周以及每晚50mg氯氮平联合治疗,就诊前六年,病情得以有效控制。但患者就诊前2周突然病情加重,行阿立哌唑每日10mg予以治疗。十天后,因出现木僵、缄默以及交流减少症状住院,不久后,发展至发热(最高温度39.2°C),震颤,多汗,肌酸激酶升高(最高值:1473 U/L;参考范围:0-177 U/L)、肌肉强直、心动过速(最高值105次/分),呼吸急促,白细胞增多(最高值15.2/L)、尿失禁、脱水等症状。
接诊至重症监护室治疗,虽然躯体症状在接下来的4天内得到改善,但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行电休克治疗,症状终见逐渐改善,但病人仍有幻听和思想错乱的情况。逐渐将口服奥氮平药量增加至20mg/d,考虑到依从性变差的风险,每月两次施用奥氮平LAI300mg。4个月后,因患者出现震颤症状将奥氮平剂量下调至10mg每天,并增加舍曲林20mg/d用以治疗患者出现的抑郁症状。患者对以上所施用方案反应良好,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可积极融入家庭生活。针对患者血药浓度的测量显示,患者用药前奥氮平浓度为311.4nmol/L,用药3小时后浓度为285.8nmol/L(参考值范围:64-256nmol/L)。患者于晚9点接受口服奥氮平治疗,第一份血清采样于次日早9点。
临床启示
本文是第一篇关于精神病患者罹患NMS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病例报告。不同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和利培酮,奥氮平尤其是奥氮平LAI有着较低的锥体外系症状致发倾向。也因此,对于较难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尤其对于一些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奥氮平LAI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