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行为疗法(DBT)是一种基于证据的疗法,其为针对自杀群体的治疗手段,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个体治疗、技能培训、电话辅导、治疗师咨询团队,但很少研究发现具体哪个组成部分起到了主要的治疗作用。
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 DBT-S(技能培训+个案管理)、DBT-I(DBT 个体治疗+个案管理)、DBT(标准 DBT:技能培训+个体治疗)三者,来评估 DBT 组成部分中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 JAMA Psychiatry 杂志。
该研究为一项单盲随机临床试验,持续时间为 2004 年 4 月 24 日-2010 年 1 月 26 日,其中 1 年用于治疗,1 年用于随访,共招募了 99 例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 30.3 岁,其中 69 例为白人(占 71%)。受试者在过去 5 年至少有 2 次自杀企图、或/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或自杀企图在筛选前 8 周进行。
研究采用自适应随机化方式分配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治疗的时间为 2004 年 6 月 3 日-2008 年 9 月 29 日,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社区的治疗师或个案管理者完成,三组都提供 DBT 自杀风险评估和管理协议。研究人员不知道分组情况,每 3 个月评估患者结局,主要结局和测量指标为自杀企图、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研究者猜测标准 DBT 会优于 DBT-S 和 DBT-I。
三组在自杀企图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自杀意念、使用因自杀而进行的危机干预手段等方面改善效果较为一致;治疗期间,与 DBT-I 组相比,包括技能培训的其他两组(标准 DBT+DBT-S)可大大降低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抑郁频率,此外,在两组中患者焦虑症状显著改善。
并且,与 DBT-I 组相比,标准 DBT 组患者试验脱落率更低,分别为 48%(16 人)和 24%(8 人)。标准 DBT 组患者在随访期间也很少使用因自杀而进行的危机干预手段,具体的方面为:急诊-标准 DBT 组为 1 人(3%)、DBT-I 为 3 人(13%);精神科住院治疗-标准 DBT 组为 1 人(3%),DBT-I 为 3 人(13%)。
DBT 中各种干预措施以及治疗师经历过 DBT 自杀风险评估和管理,都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自杀企图和非自杀自伤行为,但在 DBT 的各种干预措施中,有技能培训的 DBT 比无技能培训的 DBT 更加有效。所以这一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接受 DBT 自杀风险评估与管理;选择 DBT 的干预措施时要纳入技能培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精神分裂症相关文章
人格障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