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白质和皮质下灰质结构的小穿通动脉损害可导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essel disease,SVD)。该症的特征是腔隙性脑梗死灶和脑白质疏松,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腔隙性脑梗塞、认知功能损害、以及生命质量(QoL)下降。在最近,抑郁症被发现也可与SVD相关,并在其它症状出现之前即可起病。
有假说认为SVD之所以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是因为SVD破坏了皮质-皮质下环路所代表的情绪表现。与无抑郁对照相比,在迟发型抑郁症患者中更易见到白质病灶;腔隙性梗死灶和白质疏松也是慢性卒中后抑郁症的风险因素。但是,并非所有的研究都能证实这种相关性。有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其它变量,如肢体残障和认知功能损害,才是介导卒中和抑郁症的中间环节。
为了明确SVD是否是导致抑郁症的特异性风险因素,以及通过白质损害是否介导了上述相关性,一个英国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对横断面数据的路径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Neurology杂志上。该研究还探寻了在这些患者中,抑郁性症状和肢体功能残障对QoL的影响。
该研究纳入了通过影像学资料确诊有腔隙性脑梗死的SVD患者(n=100),将其抑郁、肢体残障、QoL之间的关系设立了模型,并在第二个SVD患者队列(n=100)中重复了上述结果。之后研究者比较了相同模型在非SVD的卒中患者(n=50)和健康老年人(n=203)中得出的结果。在进一步研究中,为明确白质损害在发生抑郁症状的介导作用,对一个SVD亚组(n=101)患者进行了弥散张量成像检查(DTI)。
研究结果显示在SVD患者中,QoL下降与抑郁症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并非由肢体残障或认知功能损害介导。在SVD重复组中也得出了非常类似的结果。与之相反,在非SVD的卒中患者组和健康老年人组中,肢体功能残障和抑郁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DTI研究发现作为白质损害的标志物,部分性各向异性(anisotropy)与SVD患者的抑郁症状相关。
研究得出结论:在无SVD的卒中患者中,肢体功能残障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在有SVD的卒中,其它特异性导致此种卒中类型的因素才是致病之因。DTI检测出的白质损害是介导SVD和抑郁症相关性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