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障碍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该研究领域具有美好前景,因为基于网络的干预和治疗措施能让更多需要接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参与进来。
据估计,在有抑郁,焦虑,自杀倾向问题的青少年当中,分别仅有39.4%,17.8%和30-45%的人可以接受到面对面的治疗。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精神卫生服务的缺乏导致,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而互联网或基于网络的相关技术有可能会吸引一部分有问题的年轻人接受专业的治疗干预。为此Jazmin博士等人系统回顾了目前已发表的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自杀预防相关的基于网络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Jazmin博士等人于2013年12月对PsycINFO,PubMed,MEDLINE以及科学数据库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搜索,并根据研究数据对其中的干预治疗方案进行了等级划分(包括成熟有效,很可能有效,可能有效,实验性,效果可疑五个等级)。
Jazmin博士等人对14001篇文献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有25篇文献符合基于网络的干预措施研究系统回顾纳入标准。这些文献共描述了9种干预治疗方案,其中8种是基于互联网的,还有1种是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
这9种方案中没有提出与自杀预防相关的干预措施。在所回顾研究中涉及到的随机对照试验(n=14)和开放试验(n =3)中,有10项试验表明干预措施可不同程度的减少患者的抑郁症和/或焦虑症症状或提高其诊出率。
其中许多研究还报道了其干预措施在后续治疗中的有效性。Jazmin博士认为其所回顾的这些研究可靠性参差不齐,其中许多干预方案研究样本量过少。
因此,Jazmin博士认为针对青少年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基于网络的干预措施有效性目前尚不能确定,未来需针对目前的研究不足之处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
丁香园精神频道已开通微信订阅号 关注即可获得 5 个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