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农药暴露或与青少年抑郁有关

2019-09-25 14:01 来源:丁香园 作者:epiman_wwb
字体大小
- | +

根据 WHO 的报道,在过去 45 年间,在全球范围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增长了 60%。青少年自杀行为更是年年攀升。抑郁及焦虑症状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健康面临着各种污染物的威胁,环境暴露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当前医学的共识。

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其具有的神经毒性已被毒理学研究获悉。该类农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元及突触,尤其是在神经系统发育关键期内,毒性作用更为明显。部分流行病学实验也发现,暴露于有机磷农药的农民以及居住在农田附近的居民,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增高。

但目前,尚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研究,探讨幼年时期农药的持续暴露与青少年时期抑郁及焦虑症状的联系,据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戈分校的 Jose R. Suarez-Lopez 博士团队建立了 ESPINA 队列,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农药暴露的生物标记物相关,胆碱酯酶低表达是青少年抑郁的危险因素,尤其在女生中更为明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杂志上。

研究对象以及暴露区域的选择具有代表性

研究团队以 4~9 岁的学龄期儿童作为纳入对象,他们均是农药化工园区的常居居民。该社区化工厂生产各类有机磷农药,是当地支柱产业;此外,当地有大量的花田,花卉种植也是当地重要产业之一,在培植过程中,工人需要定期喷洒多种杀虫剂、农药。居民区离花田距离不远,居民可通过水、空气等方式接触到农药,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研究共纳入了 529 名儿童,随访观察 8 年,8 年后观察对象的平均年龄在 11~17 岁之间。研究者统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各种检查,包括生长发育情况、认知、智商、焦虑及抑郁状态以及事先未告知单盲进行的农药暴露评价,对儿童青少年家庭关系、父母精神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也通过访谈的方式同时进行。

根据农药作用机理,在农药暴露评价方面,研究者选取的生物标志物是胆碱酯酶活性,抽取的生物样本为指尖血,通过同时测量血红蛋白浓度作为参比,探讨有机磷农药暴露与各类结局的关联。

胆碱酯酶活性与青少年抑郁发病相关

研究对象中,51% 为女生,49% 为男生。研究者通过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青少年研究对象其胆碱酯酶活力越弱,农药暴露程度越高,其抑郁症状的量表评分越高。这一效应在女生中的反应相比男生更为显著(OR = 1.61, 95%CI =[1.09, 2.16])。这一相关性,在 14 岁以下年龄组的女生中最为明显。这提示,女性、年龄越小、自身较弱的胆碱酯酶活性可能增高其日后抑郁症状的发病风险。

通过这一队列,研究者并没有发现农药暴露与焦虑症状之间的相关性,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虽然有机磷农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发育毒性物质,但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该类农药仍然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和市场。有机磷农药的接触途径很多,除了直接接触的农民、生产车间的工人外,农药还可以随着降水、地表径流,进入饮用水的水源水中,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再次进入人体。对于处于胚胎神经系统发育关键期的妊娠期孕妇、以及幼儿、青少年,应当密切关注农药的暴露风险,相信越来越多的研究会为政策制订提供全面、科学的参考,为精神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