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经治疗稳定病情后 维持治疗多长时间最佳?

2018-07-23 18:11 来源:丁香园 作者:肖春风
字体大小
- | +

抗精神病药物可用于首发精神障碍的急性期治疗和早期维持治疗。然而,仅依据现有研究并不能准确预估后期维持用药、降低剂量或停药对患者将造成何种程度的远期影响。目前,一些研究对维持治疗可能对患者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提出了担忧,另一方面,有少量研究认为降低剂量或停药则会导致症状复发。以上围绕在维持治疗用药方面的问题仍未能解决,有猜测认为不论维持治疗以何种形式进行,其造成症状复发的远期效应十分有限,也有学者相信症状复发往往是维持治疗较差的治疗收效所致。

难治性精神障碍的特征之一便是各种手段均难以提高的治疗效果,这也是氯氮平的应用指征。氯氮平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方面取得较好收效的药物,但长期服用往往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报告综合既往两项研究的结果发现,相比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的患者,早期降低药物剂量进行治疗的很大比例的患者可收获更好的功能结局(试验组 24[46%]/52:对照组 10[20%]/51)。但在实验组中,仅有 22% 的患者达到了维持停药的目标,32% 的患者出现了症状复发并无法实现停药。

有很大数量的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在起初治疗阶段收到了十分可观的治疗收效。近期报道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早期停药和行 400 mg/d 喹硫平维持治疗两类患者的短期结局,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结果发现,早期停药组复发患者比例为 79%(95% 可信区间为 [68,90]),维持治疗组复发患者比例为 41%(95% 可信区间为 [29,53]),两组比例差异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

为了进一步揭示早期停药可能给首发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相关疾病患者带来的长期影响,来自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大学精神医学系的许博士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项为期 10 年的随机双盲对照随访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8 年 3 月的 Lancet Psychiatry 中。

研究随访时间自 2003 年 9 月 5 日开始,一直持续到 2014 年 12 月 30 日,在香港地区 7 个中心同时进行。178 名首发精神障碍受试阳性症状均在至少 1 年的抗精神病治疗后得以完全控制,将受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为期 12 个月的维持治疗(n = 89;喹硫平 400 mg/d,口服)和早期停药(n = 89;安慰剂),之后采取自然治疗。此次随访的主要结局指标为 10 年后测试得出的两组收获可观临床结局或较差临床结局的患者比例,研究规定较差临床结局评价指标为持续出现的精神病性症状、氯氮平治疗需求或自杀致死。

研究结果发现,在早期停药组 89 名受试中,有 35 名受试(占比 39%)临床结局经判断确认为较差,在维持治疗组 89 名受试中,有 19 名受试(占比 21%)经判断确认为临床结局可观(风险比 1.84,95% 可信区间 [1.15,2.96],P = 0.012)。自杀是随访阶段出现的唯一不良事件(早期停药组中 4 名,占比 4%;维持治疗组 2 名,占比 2%)。研究提示,在经常规治疗能够完全稳定病情的精神障碍患者中,治疗结束后继续坚持药物维持治疗 3 年可降低症状复发风险,并可提升患者临床结局质量。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