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临床研究的虚拟与现实「精神时间」第 3 期在沪举行

2016-10-29 18:19 来源:丁香园 作者:姚俊华 孙旭婧
字体大小
- | +

2016 年 10 月 29 日,丁香园「精神时间」第 3 期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青委会精神医学临床研究设计及前沿进展研讨会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幕。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石川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李春波副院长、丁香园运营战略张令宇副总监出席会议并致辞。

屏幕快照 2016-10-29 下午5.27.46.png
图 1 李春波副院长发表致辞

李春波副院长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中国临床研究挑战和机遇并存,国家对临床研究开始重视,政策方面逐渐倾斜。李春波副院长特别感谢丁香园、石川副主委及各位远道而来的教授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感谢各位参会者踊跃报名和准时出席。

A1477552259_small.jpg
图 2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青年委员会 石川 副主委发表致辞

石川副主委在致辞时指出,本期「精神医学临床研究设计及前沿进展」这个话题很有价值,希望大家今天都有所收获。这是青委会和丁香园合作举办的「精神时间」系列活动的第 3 期,之前两期都非常成功,希望时间系列活动越办越好。同时对丁香园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为本次研讨会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屏幕快照 2016-10-29 下午5.27.09.png
图 3 张令宇副总监致辞

张令宇副总监在致辞中对李春波副院长、石川教授表示感谢,并表示前两期的精神时间活动都是约 100-150 人参会的精品小型讨论会议,面向全国、主要辐射了北京周边地区,这次来到上海,希望与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青年委员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起惠及上海周边的临床医生。丁香园无论线上学术报道、资讯提供、论坛讨论,还是系列线下活动的举行,都是面向临床医生而设计。希望参会医生可以从每一篇文章、每一次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增益。

在开幕式后,李春波副院长、石川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张燕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胡少华副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教部王振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办公室陈俊主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杨建中主任围绕本期主题与大家进行了学术分享,并对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春波副院长介绍了临床试验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随机对照试验出现的背景和特点以及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进展。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存在更多的混杂或者影响因素,更贴近现实中的临床实践环境,所以得出结论的可推广度比严格控制入组条件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等的外推要好些。

临床教研医院在处理回顾性临床资料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统计前的预处理。对于务实(实效)研究,李院长指出,需要严格规定研究起止时间、尽可能按照 GCP 的要求,严格的进行项目管理和数据质量控制。

石川主任带来了第 29 届欧洲神经精神药理学学院大会(ECNP)中关于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进展。石川主任介绍了认知功能评估经典测量工具和创新开发工具的应用,对于临床痊愈与功能痊愈以及如何提高痊愈率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与功能结局的关系及炎性精神病的诊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屏幕快照 2016-10-29 下午5.20.12.png
图 4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张燕副主任

张燕副主任指出,科学问题的种类分为 2 种,关于疾病一般知识的背景问题和关于临床处理的前景问题。对于前景问题的研究,张燕主任通过 2 项案例具体特别介绍了 PICO 原则: 患者或问题(P)、干预措施(I)、对比措施(C)、结局指标(O)。提出一个好问题的下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真实世界研究(RWR),张燕主任认为两者具有承启关系,RCT 是临床上任何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的基础,RCT 的结果需要 RWR 的进一步验证及拓展补充。

屏幕快照 2016-10-29 下午5.15.26.png
图 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胡少华 副主任

胡少华副主任指出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于各种精神疾病与脑-肠轴的关系,除了遗传表型(人体基因组与转录组)、疾病表型(症状),人体微生物表型(微生态的结构与功能)也值得关注。在研究某种疾病表型(或者该疾病的遗传表型)与肠道微生态表型的相关性时需要注意肠道微生态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是动态变化的、合适的健康对照是减少混杂因素的关键,可以拓展到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组学、免疫组学方面的研究。

屏幕快照 2016-10-29 下午5.22.05.png
图 6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教部王振主任

王振主任指出强迫症(OCD)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神经症性障碍,在分析了抗精神疾病药物、利鲁唑、美金刚、拉莫三嗪、昂丹司琼、认知行为治疗(CBT)的药物增效治疗的情况后,指出大量循证研究显示 CBT 是 OCD 心理治疗的首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SSRIs)是 OCD 一线治疗药物。许多新的治疗策略需要大样本的 RCT 研究验证,而国内 OCD 临床研究还亟待进一步发展。

屏幕快照 2016-10-29 下午5.23.08.png
图 7 陈俊主任进行报告

陈俊主任向大家介绍了临床药物研究实验设计,并指出优秀研究课题设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博览群书、充分的文献回顾,选准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建设多学科专家学术队伍。之后向大家具体介绍了观察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两种临床研究类型,并通过一项双相障碍临床药物研究设计的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屏幕快照 2016-10-29 下午5.23.49.png
图 8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杨建中 主任

杨建中主任就虚拟现实(VR)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杨建中主任指出,VR 技术可以提供体验式、观察式学习,并能及时强化反馈,这构成了 VR 在临床应用的理论框架。基于此,VR 技术可在精神症状的评估、危险因素、预测因素的评估等症状和相关因素的评价中应用,并在焦虑障碍、恐惧、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应用,以及参与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等。同时,作为一种新兴技术,VR 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设备改进、源技术创新、与医学更紧密结合、与认知理论衔接等,同时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循证研究。

李春波副院长在关于系统综述/Meta 分析的报告中指出,发表在 The Cochrane Library 系统综述文章被认为是最高质量的系统综述,这需要首先撰写研究方案、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研究方案、再根据方案进行系统综述研究、再发表等一系列的严谨过程。李春波教授指出,系统综述/Meta 分析类型有很多,例如干预类型、诊断类型、率、比类型、病因类型、预后等,可选题的范围也很广。同时由于临床指南与规范往往借鉴系统综述,因此临床医生即使不进行系统综述/Meta 分析方面的研究,也需要了解系统综述/Meta 分析的研究过程以便评估其质量。

12.pic.jpg
图 9 现场专家、学者热烈的讨论

石川教授在最后对各位教授的发言精要进行了总结,指出目前临床科研发展虽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领域内的学者充满了热情,对于本次研讨会对于精神医学临床科研各个方面的深入探讨表示非常赞赏,并希望可以多举办这样「小而专」的会议。本次研讨会约 100 名专家、学者与医生出席并展开了积极的研讨,热烈的学术气氛让我们在秋日的上海备感温暖。

编辑: 姚俊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