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被认为「对疼痛不敏感」,在这个被广泛认可的假说支持下,一些报道描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一些通常会引起疼痛的症状无明显不适反应(比如心肌梗死,阑尾破裂,腹膜炎)。然而,实验室研究并没有发现与临床观察报道一致的结果。
两例meta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疼痛知觉是减弱的,然而合成效应值是中度的, 结果呈高度异质性,在一些针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实验设置上,少数的研究甚至出现痛觉过敏反应。
对此,来自加拿大的Stéphane Potvin等医生报道一例被证实疼痛感觉显著减弱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该例报道的原创性在于它发现的痛觉减退是基于实验结果而不是临床观察,临床观察可能会由于精神分裂患者情感淡漠而产生偏倚。
病情介绍
41岁,分裂情感障碍(DSM-IV-TR标准),女性患者。32岁起病,因精神原因住院6次。该患者有自杀意向但无明显的自杀企图。评估时,精神病性症状为轻度。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她未体现出明显阴性及阳性的症状(阳性:12,阴性:10),及综合症状(总:26)。
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了解(PANSS-总体:12)。根据精神分裂症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for Schizophrenia)的评估,患者无抑郁症状,无自杀意念(总得分= 0)。在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相比一些早期研究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该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较轻(分数= 1.1 - 1.2),但这些结果仅基于两个认知测试。
泌乳素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7.9 μg/L 。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神经内科医生用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Extrapyramidal Symptoms Rating Scale, ESRS)为患者评估,患者无帕金森病,无静坐不能、无肌张力障碍但有迟发性运动障碍(例如,舞蹈手足徐动症样运动,皱眉,眨眼,以及偶尔的嘴唇和躯干的动作)。
她对于自己运动障碍的主观评分为轻度。根据病人的病史,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早期迹象距研究前18个月已经出现。在此次评估六个月之前,病人被给予氯氮平治疗(200毫克/天)。再之前,病人被予氟哌啶醇、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和三氟拉嗪治疗。根据她的病历,除了精神分裂症和药物诱导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注:脑电图检查是医疗评估的一部分),该患者没有任何其他精神神经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病人无慢性疼痛史。
试验测试方法
用一个3cm2的珀尔帖式(Peltier)变温器放置于患者左前臂来测量热痛阈值(TPTs)和容忍度(TOL)。试验温度起始值设定为32摄氏度,以每秒0.3摄氏度的速度逐渐提高。患者被要求口头汇报当她感觉从热到痛(TPTs)到疼痛难忍(TOL)。该过程重复进行了两次,以保证TPL 和 TOL 测量的稳定性。之后电极将会给予她左前臂部位一个持续两分钟的热脉冲。实验温度达到预设的固定值后,将在2分钟的测试期间保持不变。
该固定值被设置成在预试验中会引起疼痛评分50分(总分100分)的一个温度。在强直性热痛刺激中,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测量疼痛强度,范围从0(无痛)到100(最高疼痛耐受)。强直性热痛刺激给予两次,实行过程中两次电极轻微移位,以防出现外周痛敏化。为了评估患者的疼痛知觉,作者将之前采用同样的实验方法测试的健康对照者疼痛分值作为常模,对比了她的疼痛分值。
患者的疼痛知觉减弱极其显著
患者的疼痛阈值(TPTs)轻度增高(48.1℃ 对比 43.0±3.6)。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患者的容忍最大值(TOL)无法确定,因为该患者能够耐受为安全考虑设定的最高温度(51摄氏度)。鉴于此,在持续热痛刺激中,使用的实验室温度为50摄氏度,而该温度是显著高于作者之前设置用于健康对照组T50(疼痛评分50)的温度的(46.8℃ ± 0.9)。
除了特别高的T50,该患者在2分钟持续热刺激中体验的疼痛感也更小,(平均 = 20/100),远低于预期疼痛等级的50%。这意味着需要一个更高的T50来达到这个目标。相比较之下,只有5.5%的健康对照者T50等值或高于48.5摄氏度(最高49℃),这些人的2分钟持续热痛刺激平均值是50.9。
病例讨论
该病例报告的主要结论是,是可以观察到在实验设置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明显的痛觉知觉的减退情况,但这种现象似乎比较少见。事实上,在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测试中,该患者是第一个出现实验诱导疼痛感明显减少的患者(T50的Z-SOCRE是3.6)。考虑到在临床上显著疼痛知觉减弱的情况也比较少见,在实验环境中偶尔发现的疼痛感知显著减少也不是一个惊喜的发现。
因此,目前的病例报告有「方法论意义」,因为它暗示大家不应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当成存在疼痛知觉根本性差异的一组人群。相反的,这提出了一个非常难以解决问题:如何才能分辨谁才是那些在这方面根本不同的罕见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了试探性地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对病人进行了全面的临床评估。
出乎意料的是,明确区分她与在最初的研究中其他患者的唯一原因,是她患有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而在最初的研究中没有其他的病人有该问题。在最初的研究中一些患者被诊断为分裂情感障碍和长期有自杀倾向,一些患者患有慢性精神病,还有一些患者被予以氯氮平治疗,但他们没有实质上疼痛感知的改变。据文献检索,作者只发现一个实验研究测量了运动障碍患者的疼痛知觉,并且确实表明相对于对照组这类患者疼痛感略有减少。
根据目前主流理论,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症状被认为是由于皮层下多巴胺受体长期暴露于这些药物超敏引起的。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巴胺更改了疼痛知觉。事实上,多巴胺亚群神经元病变将会减弱安非他明对啮齿动物的镇痛效果以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人体能产生镇痛作用已经被证实。总之,这些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精神分裂症合并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疼痛知觉减弱可能是由于常见的多巴胺功能障碍。
总体而言,患者没有出现对自身精神障碍和运动障碍缺乏了解的情况。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痛觉减退反应了一种形式的自知力损害,这和对其他方面缺乏自知力的情况也不同。在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疼痛知觉时,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加重视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
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将摆在面前,因为我们需要能够更好地确定谁是「痛觉冷漠」的患者和他们所处的具体情况。确定在实验室中出现的疼痛冷漠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疼痛冷漠是否相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研究中,这一点无法确定,因为病人没有会导致显著疼痛疾病的病史。无论这种「疼痛冷漠」的实质是什么,它会延误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那些以早期死亡率升高为特征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