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该病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而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虽然在定义上尚存在争议,但比较公认的是:该病使用正规足量,足疗程服用两类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两年症状仍无好转或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当前精神病学预防、临床诊治过程中十分棘手的疑难杂症之一。
氯氮平自研发上市以来,距今已经有 50 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由于其被发现可能对病人产生粒细胞缺乏症这一严重的并发症, 现已经不再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
目前,氯氮平被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外已成为共识,但临床医生由于担心不良反应的发生,对部分病人的处方治疗可能并不会考虑该药物。基于氯氮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拒绝使用氯氮平作为处方药,可能贻误患者病情。
当前的综述均集中于比较氯氮平与其他药物的疗效差异,并没有对于氯氮平首次使用与病程的时间前后关系,以及对于氯氮平与第 II 代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比较。基于此,来自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院 Dan Siskind 博士于英国国家精神病学杂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发表了一篇 meta 分析,系统阐述了不同疗程氯氮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
该篇系统综述经过 PROSPERO 组织的注册确认,吸纳的 RCT 研究文章均以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服用氯氮平,对照组患者服用其他一代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同时,研究的结局包含阳性、阴性症状缓解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篇荟萃分析共纳入的实验组患者 604 名,对照组 708 名。在长时间服用药物的比较中,服用氯氮平的患者较其他患者阳性症状缓解更为明显,但阴性症状方面,氯氮平的短期效应明显,然而长期效应尚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患者对药物敏感性方面,服用氯氮平在短期内患者就能出现症状缓解,但在长期研究中,服用氯氮平及其他药物尚无统计学差异出现。
最后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相较之其他药物,服用氯氮平的患者出现如昏迷、谵妄、癫痫、青光眼、骨髓抑制或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药物,但在失眠、嘴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其他药物,低血压、头痛、体重减轻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而 meta 回归的结果更是发现,在基线水平患者的情况越差,越早服氯氮平,患者的预后越好,这提示氯氮平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确实有「独到之处」。
再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氯氮平可能会有疗效改观。例如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等。而因服用氯氮平可能会出现的粒细胞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需严格完善三大常规,加强临床监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患者有严重心、肝、肾疾患、昏迷、谵妄、低血压、癫痫、青光眼、骨髓抑制或白细胞减少者应当禁用。同时,Dan 博士还指出对于服用 6 个月氯氮平患者,无疗效改观及不良反应出现,提示该患者对氯氮平不敏感,此时应当及时更换其他药物,以免贻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