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早期干预与预防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若能预测精神疾病,则可提供对高危人群的识别能力,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但遗憾的是,不管是生物学还是症状学,都很难真正判断患者是否为精神病的高危人群。
对此,来自美国纽约霍夫斯特拉大学医学院的 Barbara A. Cornblatt 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研究结果于近期发表于 AJP 杂志上。
试图通过一项策略,比目前标准,选择更为同质高危的样本(只使用轻微阳性症状标准,年龄范围为处于青少年中间年龄段至 20 岁多一点),并考虑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来改善预测能力。
轻微阳性症状指的是,患者存在精神病样的症状,但是低于完全的精神病性障碍的阈值,例如,某个阳性症状不是那么严重,更短暂,且自知力相对保留。
研究纳入了 101 名寻求治疗的青少年,中位年龄为 15.9 岁,为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并随访 5 年(中位随访时间为 3 年,SD = 1.6)。这些青少年只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轻微阳性症状,程度为中度至重度,但并非精神症状,研究还使用了 Cox 回归分析来得出风险指数。
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青少年最后成为精神病的比例为 28.3%,最后的预测模型,其阳性预测值为 81.8%,包括 4 个变量:沟通杂乱、多疑、言语功能缺乏、随访期间社会功能降低。显著的效应提示缩小高危年龄,为 15 岁-22 岁。
与单独使用轻微阳性症状相比,临床高危标准,即强调沟通杂乱和多疑,也同时包括言语功能受累和社会功能下降,能够潜在的改善预测能力。
对于产生的风险指数,分数低则提示风险小,治疗的必要性不大;分数高则提示需要加强干预;若是不高也不低,则建议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