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 抗抑郁疗效与脑脊液中固有免疫细胞的活性有关

2017-12-20 14: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娅妮
字体大小
- | +

目前已证实,固有免疫系统参与人类情绪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重症抑郁障碍(MDD)患者脑脊液(CSF)中的炎性因子显著升高,表明系统或局部发生炎症病变。Smith 等人在 1991 年提出「抑郁症的巨噬细胞理论」:MDD 的发展和持续主要依赖于外周免疫细胞、脑内小胶质细胞等分泌促炎因子。电惊厥疗法(ECT)作为难治性 MDD 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主要通过神经再生与重塑、神经递质调节以及 HPA 轴活性调节等方式发挥疗效。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CT 的抗抑郁疗效与其对固有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但对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活性的研究寥寥。近期,德国海德堡大学精神和心理治疗科的 Laura 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 The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杂志。下面是论文的主要内容。

研究纳入了 2012-2014 年间,在曼海姆精神卫生中心机构确诊的 12 名难治性 MDD 患者(诊断标准为 DSM-IV),临床病情均适合接受 ECT 治疗。研究者留取了患者在一个完整 ECT 疗程(右单侧短脉冲 ECT,每周 2-3 次)之前和之后的 CSF 及血液,随后检测了 6 种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分别为 IL-6,新蝶呤,sCD14,sCD163,MIF 和 MCP1。

总体上,接受 ECT 后,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评分显著下降。但是, 在 CSF 和血中,这 6 种标志物浓度在 ECT 治疗前、后并无显著差异。脑脊液中,sCD14(p = 0.004) 及趋势水平上的新蝶呤 (p = 0.027) 和 MIF(p = 0.086) 在治疗前后的浓度差异会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血清中无此变化。研究还发现,CSF 中基线水平 sCD14 浓度可以预测 ECT 疗效,血中仅存在趋势水平上的预测效果。没有任何一项标志物可以预测「缓解」或「响应」的临床结局。缓解组和未缓解组的 CSF 中 MIF 浓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 = 0.004),血清中无此差异。未缓解组多为女性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研究者还检测了标志物在血清与 CSF 之间的浓度差异。新蝶呤,sCD14,sCD163 在血清中浓度更高,MCP1 则在 CSF 中浓度更高,其余标志物无差异。CSF 中 sCD14 与 sCD163 显著正相关(P<0.001),尽管新蝶呤,sCD14 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差异可被多次测量所削弱。

这是首个通过测量 CSF 及血清中固有免疫活性指标,研究接受 ECT 患者的脑特异性炎症过程改变的实验。研究结果与目前的主流认知一致,即神经炎症参与 MDD 的病理生理过程,并提示,ECT 的抗抑郁疗效可能与其对固有免疫功能调节有关。

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设计,本研究无法得到 ECT,抗抑郁疗效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检测的 CSF 指标仅是神经炎症的间接指标,难以准确反映其炎症程度;仅依据检测指标,无法区分是迁移至 CSF 的血源性巨噬细胞、血管周围巨噬细胞或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样本量小或许是研究结果缺乏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该研究也为临床实践及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初始炎症指标将 DM 患者进行分组,强调采取个体化治疗;CSF 和血清配对检测也可用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研究;ECT 的免疫调节功能仍需要更多大样本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