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综述:如何应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睡眠障碍

2016-08-17 21: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陈诚
字体大小
- | +

尽管很少作为主诉,但失眠和其他睡眠相关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有文献报道,30%~80% 的精神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宽泛的患病率跟几个因素的变化有关,如疾病的程度,特别是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和药物治疗现状。对此,Kamath 医生等在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发布了一篇综述,全面阐述精神分裂症中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是不同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 83% 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有睡眠障碍,而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患病率为 47%。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干预效果临床试验研究发现,16%~30% 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失眠,而 24%~31% 的病人则存在嗜睡。

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睡眠困难发生至少持续一个月,且会造成白天的疲惫和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的睡眠障碍与原发性失眠和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相似。这些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睡眠潜伏期延长和睡眠不深是最常见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还有其他一些症状如坐立不安、兴奋躁动、睡前幻觉、噩梦、睡眠颠倒,也就是说,主要睡眠时期发生在白天而夜间清醒。睡眠障碍常常是精神症状发生发展前驱期的一部分,而且与这些病人各个方面的病理生理学均有关联。精神分裂症病人睡眠周期的突然恶化,通常是作为精神疾病发作的早期预警信号。精神疾病的急性加重也与焦躁不安的睡眠有所关联。

即使解决了精神性的焦虑,还是有很多病人的睡眠较浅,总的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片段化。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稳定后,常常也存在有早中期失眠和睡眠颠倒。这些病人也常常共病酒精滥用和其他物质滥用,这些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和疾病复发。这些病人的睡眠质量差和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应对能力差相关。失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所有的生活质量领域评分都低于平均分,且与抑郁症、压力、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无关。

客观评估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通过多导睡眠图技术来客观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异常,验证了这些患者睡眠周期异常的主观发现。然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也不一致。差异有多种原因,如不同的表型、研究设计的差异、量化睡眠指标不同、组和样本数量的差、纳入/排除标准差异,例如,人口统计学和特征的差异,药物治疗现状以及慢性疾病。

尽管这些方法学比较混杂,仍然能发现一些一致的结果。最一致的结果是睡眠潜伏期和醒后觉醒时间的延长。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睡眠效率低和总睡眠时间减少是因为初始、中期和晚期失眠。多导睡眠图的研究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特征就是开始的失眠和难以达到持续的睡眠状态。

许多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的研究量化了延迟出现的第一阶段快速眼动 (REM) 睡眠。有一些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一些亚组在睡眠起始和快速眼动睡眠第一期有异常的缩短。

有一半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慢波睡眠时间减少。慢波睡眠的减少和几个因素相关,包括年龄,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病程。Bensen 等研究发现,快速眼动潜伏期减少可能是由于慢波睡眠的减少。

通常,慢波睡眠的存在于快速眼动时期的起始是有抑制作用的。Bensen 等提出,慢波睡眠的减少可能可以加快快速眼动时期的第一期,继而缩短了快速眼动的潜伏期。也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快速眼动时期的睡眠并未改变。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些关于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时期睡眠的特征与临床被试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慢波睡眠潜伏期短和高基因遗传负荷相关(家庭情感性精神障碍史)。

临床相关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症状表现形式广泛的复杂疾病,它包括了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也有阴性症状,如情感障碍,社会退缩,缺乏兴趣和动力(意志缺乏),神经认知损害和自杀倾向。多导睡眠图发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之间具有相关性。

1. 阳性症状

阳性症状与以下表现相关:睡眠效率降低,睡眠潜伏期长,快速眼动时间增加、脑电图的高频活动增加。通过对比服药的病人和未治疗的病人,可发现阳性症状的程度与快速眼动期的密度正相关。快速眼动潜伏期则与精神症状呈负相关。

2. 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的快速眼动潜伏期缩短,慢波睡眠减少,慢波活动减少。阴性症状的增加也与慢波睡眠持续时间减少,慢波睡眠占总睡眠的比例,和混杂了多种因素如年龄、抑郁的第四阶段睡眠相关。Keshavan 等发现,阴性症状不仅与慢波睡眠的减少有关,还和大脑合成代谢减少有关。除了抑郁症,跟阳性症状类似,阴性症状与快速眼动期的幅度和快速眼动潜伏期呈负相关。

3. 自杀风险

精神分裂症相对于其他精神疾病的死亡率高,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自杀。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和快速眼动睡眠存在有明确的关系。在这类患者当中,严重的睡眠不足会促进期自杀行为的出现。与并没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相比,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整夜的快速眼动睡眠期延长或是快速眼动期活动度非常高。

4. 神经认知损害

神经认知损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认知障碍。因此,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结构和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研究通过对比健康人群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现了一些睡眠相关的认知损害。对于维持足够认知功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一个正常的休息-活动周期是必不可少的。

病人的一些领域的认知功能损害与慢波睡眠的减少有关,包括抽象理解困难,刻板思维,认知解体,洞察力和判断力缺乏,紧张,怪癖,造作,注意力不集中。

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于正常人,慢性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过程的程序性学习障碍。视觉空间记忆是神经认知表现的另一个维度,慢波睡眠的减少和睡眠效率的降低与其有相关性。尽管有人认为这种相关性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慢波睡眠调节和视觉空间记忆之间的功能相互作用,也有人猜想这种相关性是因为慢波睡眠和认知损害具有相同的形态学基础。

注意力是另一个重要的神经认知参数。Forest 等在选择性和持续注意力的任务中,发现选择性注意任务的反应时间和睡眠纺锤波的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反应时间和第 4 阶段睡眠的持续时间也呈负相关。

5. 疾病严重程度

有许多研究者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客观睡眠变化和疾病程度之间的关联。客观睡眠的变化是通过多导睡眠图来进行衡量的,疾病的严重程度是通过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或是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来评定。有研究证实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选择快速眼动睡眠参数有着重要关联。有研究表示,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总分与快速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率呈正相关,和快速眼动潜伏期和快速眼动的密度呈负相关。

抗精神病药物对睡眠的影响

一些文章评论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和关于这个话题的评论,我们只能在这篇文章中简要总结。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包括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以及一些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都是公认的药理作用广泛。所有市场上销售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典型药理作用,就是抑制多巴胺 D2 受体,到目前为止,如果这个药物缺乏多巴胺 D2 受体的抑制作用,没有药物能被证明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效。

然而,这些全方位的抗精神病药物也被证实存在有额外的副作用。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例,一个定义的药物简介,需要说明它通过多巴胺 D2 受体阻断剂从而对 5-HT-2 受体有抑制作用。从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 5-HT-2 受体的抑制作用是实际存在的, 就像光照对睡眠生理的影响,这种类型的五羟色胺受体使得慢波睡眠的活动增强。

不同程度的,抗精神病药物对其他受体靶点也产生药理作用,其中,许多对睡眠-唤醒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如第 2 段所述。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离体脑匀浆计数使用来了解各种抗精神病药物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不仅抑制乙酰胆碱能受体的作用,还抑制了去甲肾上腺素-1 受体和组胺 H-1 受体。

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多导睡眠图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睡眠连续性参数和睡眠结构进行评估,抗精神病药物的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是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

因此,先有的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是有限的。现在这种情况更复杂,这个领域发表的大多数文章都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在以前的研究中,有 7 项是描述选择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睡眠参数的影响,从这七份报告中,我们总结了方法细节和主要的研究成果。

在这里,我们对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分裂症睡眠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总结: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增加,伴随着睡眠潜伏期和睡后觉醒时间的缩短,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连续性有所改善。一般来说,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测定中,慢波睡眠并不会发生改变,而一些研究发现快速眼动潜伏期会增长。

研究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睡眠生理的影响的著作已经出版,包括研究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和帕利哌酮。然而,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参数的影响的药物仅限于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帕利哌酮。

在有限的涉及评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疗效中,一份报告显示帕利哌酮在此项影响中较为突出,因为这项研究拥有大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且它的方法学设计严谨。也有用多导睡眠图研究使用喹硫平和齐拉西酮的正常志愿者的睡眠参数,而并非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据。

在目前美国批准上市的剩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当中,也就是说,阿立哌唑,伊潘立酮,阿莫沙平,鲁拉西酮,目前都没有相关的使用这些药物对于睡眠生理的影响,也没有相应的多导睡眠图评估数据,不管是在正常人当中还是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当中。

一般来说,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帕利哌酮对睡眠的影响,它的特点是改善睡眠连续性,包括增加睡眠总时间和睡眠效率,同时伴随有睡眠潜伏期和睡后觉醒时间的减少。在多导睡眠图的研究正常人群服用喹硫平或是齐拉西酮中也有类似发现,但齐拉西酮没有减少睡眠潜伏期。

经典的和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都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镇静作用。在这两个类别的抗精神病药物中,镇静作用的范围从轻微到显著不等。举个例子,在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组,氟哌啶醇片的镇静效果最低,然而氯丙嗪的镇静效果可以达到中度甚至明显的程度。

而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当中,氯氮平的镇静作用显著,喹硫平和奥氮平也有显著的镇静效果。相反,其中的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被认为是镇静作用较弱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对于存在精神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失眠的情况下,较多选择的是镇静作用相对较强的药物,尽管并没有抗精神病药物被批准用于失眠。这种方法就跟曲唑酮的「标签外」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症状类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使用镇静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失眠症状,其所产生的镇静作用并不等于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此外,某些情况下,使用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会产生类似嗜睡的不良反应,这些会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控制后的患者的功能恢复造成干扰。

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严重的代谢疾病风险相关。所以,如果只是使用这些药物单纯来治疗失眠的话,那就需要尽量避免。

睡眠障碍性呼吸和睡眠相关运动障碍

精神分裂症有两种睡眠障碍和睡眠结构异常无关,睡眠呼吸性障碍和睡眠运动障碍。这两种情况被证实和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有部分联系。

1. 睡眠障碍性呼吸

睡眠障碍性呼吸,特别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嗜睡和疲劳。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性呼吸发病率较正常人群的发病率高,而又有些文献称两者的发病率没有显著的差别。这种差异可以部分归因于肥胖和身高体重指数的差异。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身高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的人群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发病率较低。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最佳预测指标。如果对这类病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尤其是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则会诱发体重增加,高 BMI 指数和心血管代谢问题。如果发现病人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则需要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因为肥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如心血管代谢和呼吸系统的紊乱。

2.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

不宁腿综合症和周期性肢体运动综合症 (PLMS) 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继而导致周期性失眠。在睡眠相关运动障碍中,多巴胺不足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通过对多巴胺系统的影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有关。研究调查不宁腿综合症和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综合症的发病局限于精神分裂症。未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的不宁腿综合症和 PLMS 发病率目前还不得而知。

管理

睡眠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较为普遍,它的出现提示着功能损害越大,也可预示着精神症状急性发作。目前没有成熟的指南,且很少有发表的报告提供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方法。在这里,我们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些睡眠障碍的管理方式。

1. 评估和管理原发性睡眠障碍

仔细评估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包括失眠症状、白天嗜睡、 OSA 或 PLMS 的可能症状,以及昼夜节律睡眠觉醒时间的改变证据。除了从病人那里获取信息,从家属以及照料者那里获取的信息也一样的重要。

在能够证明是原发性睡眠障碍的情况下,早期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为患有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设定持续正压通气处理一样,因为未经治疗的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症和严重的并发症相关。需要强调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风险是增加的。

2. 运用行为学和睡眠卫生方法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的风险与他们原始的精神症状的神经生理学相关,但是在这个人群中还是有许多环境因素影响着睡眠质量,包括作息时间明显变化(昼夜节律障碍),进食差,缺乏锻炼,物质滥用(咖啡因,可卡因,酒精,麻醉药等)。使用睡眠卫生方法管理失眠的指导方针重点在于积极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必须承认,缺乏实验证据证明这些方法在这个病人群体中的效果。此外,需要意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做到自觉努力转变健康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强烈建议运用临床智慧去最大化地改善。

3. 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的药物方案

关于药物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的方案目前缺乏相关发表的证据,然而,临床医生在面对有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时往往都会有一个常规的处理。第一个常规的步骤是评估睡眠障碍的确切性质。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昼夜节律睡眠时间上有显著的变化。一些研究报道发现褪黑素对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睡眠时间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有良好的效果。

使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无论是单一用药治疗,还是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是许多精神科医生偏好的一种治疗方式。许多具有显著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喹硫平,奥氮平,氯氮平,都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着明显的联系。此外,需要仔细考虑这些药物可能发生嗜睡影响患者功能的恢复。

此类人群中辅助睡眠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数据有限,如唑吡坦,右旋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在缺乏循证证据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更多是基于临床印象。此外,小剂量的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如曲唑酮或多虑平,是另一个似是而非、缺乏证据的策略,就像褪黑素激动剂雷美替胺的使用一样。

最后,如前所述,Suvorexant 是近期出现的治疗失眠的新机制治疗方式。这种新药对具有严重失眠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价值的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总结

不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状况或是临床疾病阶段,睡眠障碍在症状学和病理生理学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大量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效率降低。

通过多导睡眠图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研究分析与上述结果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慢波睡眠减少,快速眼动潜伏期缩短,快速眼动持续时间不变。几个临床方面,包括阳性、阴性症状,神经认知症状,自杀,疾病严重程度,预后,都与睡眠结构异常相关。

初步证据显示,选择性神经递质失调和生物钟基因相关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理生理学和睡眠周期障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这类药物常常会对睡眠有所帮助。它们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取决于它们的药理学和不同神经递质系统之间的影响。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在管理精神分裂症的睡眠障碍中都有一定的作用。积累的证据表明对精神分裂症的睡眠结构异常识别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能作为潜在的治疗对象或是生物标记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