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疗效研究虽多 但临床适用性或并不理想

2016-06-06 07: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季凝
字体大小
- | +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从病因到治疗预后等各方面的相关研究一直占据着我们的眼球,今天我们来谈谈抗抑郁治疗相关研究报道,看一看抗抑郁疗效是否如研究报道中的那样有效,真正的临床适用性又如何?

来自罗德岛州医院的 Mark 教授通过回顾近 20 年来报道的抗抑郁疗效研究,告诉了我们答案,结果发表在 2016 的 J Clin Psychopharmacol。

研究情况

近 20 年来关于抗抑郁疗效的安慰剂对照实验共有 170 篇,其中前 5 年(2010~2014 年)共有 56 篇,之前的 15 年(1995 ~2009 年)共有 114 篇。目前抗抑郁疗效研究中最常用的入选/排除标准就是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主要依据量表,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ontgomery-Asberg 抑郁量表等。研究者们在诊断为抑郁症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根据量表分值进一步评估。

对比这两组时间段发现入选标准大大提高,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过去 5 年中超过一半的研究以 22 分或以上作为入选的最低值,而之前的 15 年只有五分之一不到(44.0% :17.5%)。而 Montgomery-Asberg 抑郁量表中近 5 年超过四分之三的研究以 25 分作为入选最低值,之前 15 年只有四分之一左右(76.2% :25.0%)。

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抑郁症严重程度等级中,轻中度:≤ 18 分,重度:19~22 分,极重度:≥ 23 分(HAMD 量表)。而按照上述标准,被排除在标准之外的临床患者比例也有所增加。甚至包含临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

存在问题

综合来说,目前就诊的一半以上的患者是不包含在现在的抗抑郁疗效研究范围内,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考量这些研究成果的适用性,怀疑能否将研究成果应用在临床常规抗抑郁治疗中。

过去的十多年里,对抗抑郁治疗的质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某些抗抑郁药物相较于安慰剂并没有明显的疗效。医生治疗中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反而较好。上述情况可能部分解释了这个现象。

如何改进

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重新调整研究设计,改善入选标准的合理性。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仔细标注各药物的适用条件及局限,临床治疗更加规范化。防止某些药物制造商夸大了药物的作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最后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案中,症状严重程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看到一些有一定疗效的研究时,不能一时激动忘记仔细研究其适用范围。当然,目前对于各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还存在一些争议,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漫漫长路,任重道远。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