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抑郁症已影响全球 3.5 亿人口,居全球疾病负担之首。同时,抑郁症近 20 年在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激动人心的进步。
除神经递质学说外,神经内分泌、神经营养、神经炎性反应机制不断被发现;遗传学、影像学和生物标记物方面的进展可辅助临床诊断;氟西汀独特的 NE 和 DA 脱抑制作用可改善抑郁症低动力症状,褪黑素受体、CRF 受体、谷氨酸受体也逐渐成为抗抑郁药研发的新靶标;经颅磁刺激、改良电抽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认知行为疗法疗效确切,治疗更加个体化。
精彩内容剪影:
机制: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免疫激活」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有关,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紊乱性障碍
诊断:检测患者「尿液」精氨酸琥珀酸合酶(ASS1)或早晨「唾液」皮质醇水平,可辅助抑郁症诊断
治疗:NMDA 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单次给药 40 分钟内可减轻自杀想法,堪称「飞」一般的速度
近 20 年关于抑郁症机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还有哪些?本期专家讲堂有你不知道的精彩!
直播时间:2016 年 4 月 13 日(周三)15:30-16:30
会议嘉宾:于 欣 教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会议嘉宾:司天梅 教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专家简介
于欣,临床精神病学教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专长于痴呆、抑郁症、精神生活晚期、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领域的研究。
司天梅,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精神药理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应激相关障碍与情感障碍神经发育机制,精神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和精神病治疗学以及精神疾病防治指南的起草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