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约有 10% 的青少年曾有过或多或少的自伤行为,但是对于预测哪些青少年具有较高的自伤行为,目前尚没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方法。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自伤风险标志物,目前这些研究已经确定了两大类危险因素,一类是环境和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如曾目睹自伤行为),另一类是心理因素(如个性和情绪),这两类因素均可提高心理痛苦和自我伤害的风险。
还有一些研究开始关注更加具体的自伤风险标志物,比如睡眠障碍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问题是青少年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由于这些研究中对于睡眠的监测均较为短暂,所以目前尚不清楚到底是睡眠障碍的哪一方面与自杀自伤行为有关。
因此 Mari 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对更大的样本进行睡眠监测来研究睡眠障碍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 2015 年 7 月的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杂志。
Mari 等人对挪威 10220 名年龄在 16-19 岁之间的青少年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对其睡眠状况和自我伤害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
结果 Mari 等人发现,与没有睡眠障碍的青少年相比,有睡眠障碍问题的青少年自伤风险明显更高。失眠、睡眠持续时间较短、睡眠潜伏期过长、睡后易醒以及周末与工作日睡眠时间差别较大均与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具有相关性。
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睡眠障碍与自伤行为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因此 Mari 等人认为针对青少年自伤行为进行的干预措施应当将睡眠障碍作为重点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