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昼夜节律紊乱(上)

2020-05-18 16:25 来源:丁香园 作者:肖春风
字体大小
- | +

酒精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不当使用现已成为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指出,近年来 15 岁以上人群的全球人均酒精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从 2005 年的 5.5 升纯酒精量增加到 2010 年的 6.5 升。目前,全球饮酒人数约有 23 亿,其中,约有 2.37 亿男性和 4600 万女性罹患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s,AUD)。

酒精不当使用可以导致诸多躯体和精神心理问题,具体包括饮酒相关的车祸、癌症、抑郁和睡眠障碍等。2016 年全国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the 2016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NSDUH)发现,9% 的 12 岁至 17 岁青少年存在过去 30 天饮酒史,5% 的人有酗酒史。不良生活事件与年轻人负性结局相关,并与年轻人的自杀结局(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有学者指出,昼夜节律失调或是饮酒和负性生活事件(如自杀)建立相关关系的中介因素。

急性服药、酒精使用或依赖可对睡眠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在撤药或戒断后维持一段时间,并可引发患者病情复发。目前,已有确切证据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与饮酒间存在双向关联。两者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其一,研究指出,昼夜节律紊乱可在急性饮酒期期间发生,不同的饮酒时段可对昼夜节律造成相对不同的影响。其二,昼夜节律紊乱在 AUD 病情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晚间饮酒的时段倾向与 AUD 较高的发生风险相关。

临床观察发现,对一些昼夜节律异常的人群,如轮班工人和青少年等,其酒精成瘾易感性明显增加。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还在分子和遗传水平上验证了昼夜节律与奖赏相关节律之间的双向联系。最后,持续的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与患者病情复发间存在显著关联。考虑到昼夜节律紊乱与 AUD 的确切相关性,近期的一篇综述推荐使用描记法对 AUD 患者的昼夜节律做以确切监测,必要时使用以纠正异常节律为主要靶向的治疗策略。

迄今为止,暂无文献指出酒精引起的昼夜生物节律变化的生物学理论模型。为了补充该领域理论空缺,来自法国 Lariboisière 医院的 Meyrel 博士做了一项系统回顾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中。研究检索了 MEDLINE 数据库,采用的检索关键词为:「alcohol」和「circadian」/「circadian rhythms」,对既往所有关于酒精与昼夜节律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筛选。就该文,本文做如下梳理阐述,以期指导未来研究方向和一线临床实践。

1. 褪黑素

1.1 褪黑素分泌与饮酒

1.1.1 血浆褪黑素水平

有 7 项研究指出,急性少量酒精摄入(<0.5 g/kg)并不会造成褪黑素水平的变化。3 项研究指出,急性中量酒精摄入(0.5 g/kg ≤ 酒精摄入量 ≤ 0.8 g/kg)可导致唾液和血浆中褪黑素水平下降。在所有报告中,褪黑素水平降低率由 15% 至 41% 变化不等。褪黑素降低的现象多为一过性,往往在第二天便可恢复正常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3 项研究发现酒精摄入后褪黑素水平并无任何变化,酒精摄入和褪黑素水平间暂不能建立确切联系。

另有 3 项研究对急性大量酒精摄入(≥ 0.8 g/kg)后褪黑素水平变化进行了报告,其中 1 项研究报告褪黑素水平无变化。与上述发现不同,Ekman 等人发现了与急性中量酒精摄入后褪黑素变化结果一致的褪黑素水平下降,但未见类似的褪黑素水平恢复期变化。对急性酒精摄入后褪黑素分泌时间模式的研究指出,急性少量酒精摄入后,可见褪黑素分泌延迟和较低的褪黑素水平增加速率。正常日间工作者在急性大量酒精摄入后,昏暗光照条件下激发褪黑素分泌(DMLO)的正常褪黑素分泌节律并未改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