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囤积症的患病率很高(2–5%),并且对个人、家庭成员和邻居有负面影响,但是很少有研究研究囤积症的治疗结局。Frost RO曾提出一个包括认知加工、行为和情绪组成部分的囤积症模型,这个模型转化为了现在的认知行为疗法,被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基于这个模型的一个26疗程的个人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减少囤积症症状,并且存在较大的效应值。
对此,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Jordana Muroff Ph.D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个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囤积症结局的总体稳定性表明,性别、完美主义和社会焦虑可能会影响治疗结局。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Depression and Anxiety 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46位囤积症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一个26疗程的认知行为疗法或在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后进入等待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个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的症状的显著改善在后续随访时仍存在较大的效应值,临床医师和患者在随访时的临床总体疗效-改善评级的结果表明,评级“大大改善”和“良好改善”的比例分别为62%和79%。
研究终点的最普遍模式是围绕所有时间点继稳定增加或稍许改善后的改善。囤积症状、整体临床状态、性别、完美主义和社会焦虑都与较差的结局有关。在控制了最初的囤积症状严重程度后,仅有完美主义和性别可作为囤积症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从该研究来看,个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囤积症结局的总体稳定性表明,性别、完美主义和社会焦虑可能会影响治疗结局,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大样本研究以改善囤积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