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PTSD患者脑内恐惧回路结构异常研究

2014-11-07 08: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Miro
字体大小
- | +

目前,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大脑结构相关研究已表明,患者大脑中包括腹内侧核前额叶皮层(vmPFC)和海马在内的恐惧调节区域灰质体积(GMV)发生了下降。

但奇怪的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脑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报道,Keding等人推测,其中一种可能性是这些疾病相关的脑结构变化是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在儿童期表现并不明显,直至成年时才会被发现。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之前研究所采用的是较低分辨率的核磁共振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导致无法观察到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脑结构变化。

为此,Keding等人采用了更高分辨率的MRI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和健康青少年的恐惧回路灰质体积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将年龄相关因素考虑了进来,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4年10月份的《神经精神药理学》上。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横断面研究,对年龄,性别和智商相匹配的27名未治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和27名未受到过重大精神刺激的健康青少年进行了3T脑部MRI检查。

研究人员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对包括内侧前额叶皮质(vmPFC)和杏仁核/海马在内的脑组织区域的灰质体积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青少年腹内侧核前额叶皮质的灰质体积发生了下降,并且与年龄无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持续时间呈负相关。

与此相反,虽然两对照组的海马体积没有整体组间差异,但结果显示右侧前海马组织受到组别和年龄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中健康青少年海马体积与年龄呈正相关,但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青少年海马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

在PTSD组内,再体验症状与膝下前扣带皮层(sgACC)和右侧前海马组织的灰质体积呈负相关。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与vmPFC结构异常及年龄相关海马差异有关系,这些区域与恐惧的消除和场景性激活密切相关。

前vmPFC体积下可导致从个体从创伤中恢复的能力受损,这与其在注意分配中的作用相一致。与此相反,sgACC体积的个体差异与再体验症状相关,这与sgACC在恐惧消退中的作用是一致的。

年龄和海马体积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负相关关系可能预示着患者的某些神经过程或发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与将来的疾病表达相关,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进行纵向研究来验证这些假设。

丁香园精神频道已开通微信订阅号 关注即可获得 5 个丁当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psych00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