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诊治早、准、稳,这些知识点快来复习一遍!

2020-12-01 15: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更喜轻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2020 年 11 月 21 日,小雪时节的郑州分外寒冷,2020 年「精」英论道精神医学青年医师研讨会第七站却如春风般拂面而至。

在本次研讨会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学勤教授和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吕路线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精神医学界多为大咖作为讲者同时莅临,与会专家共同聚焦精神病领域最新进展,围绕精神疾病早期识别与干预,相关学科及全新技术在精神科的应用等热点内容,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

关口前移:轻微精神病综合征的识别和干预

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PS)作为精神医学中的新诊断分类,用于表示具有高度精神病风险的临床障碍,是近年来精神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对其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有助于延缓病程,改善不良预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继军教授指出,精神病性障碍发病前的数月至数年间已经出现情绪、行为、认知或功能的异常变化,这一阶段被称为精神病的前驱期1

精神病临床高危人群(CHR)的精神病性障碍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300 ~ 500 倍。在前驱期,对此类人群的精神性障碍的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降低发病风险,显得尤为重要。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IPS)是精神病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2,可以用来确定有无 3 种精神疾病风险状态、评估风险症状的严重程度、确定有无精神病。

CHR 概念是分别从精神病性症状呈现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遗传风险三个维度提出的三类临床综合征:①轻微阳性症状综合征(APSP);②短暂间歇性精神病性症状综合征(BIPS);③遗传风险和功能衰退综合征(GRD)3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MS-5)最终依据 APS 亚型定义了精神病高风险状态,称之为 APS4。在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期中,APS 处于 1b 期。

王继军教授强调,DSM-5 对 APS 的提出是精神病学领域的重要进展,正确识别 APS,能够减少对具有前驱期精神病性状态个体的过度诊断和治疗,体现精准诊断原则。长期动态监测和随访,是精神病临床高危人群诊疗服务的最基本要求3。选择风险干预时,既要考虑科学性,又要兼顾可行性3。萝卜硫素的干预正处于研究阶段,基于海马-左顶小叶全脑功能连接的 20Hz 的磁刺激干预已取得一定进展,有效改善视空间学习记忆。

与时俱进:精神分裂症诊疗再出「新」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其诊治进展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唐劲松教授分别从 2020 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简称 APA 指南)、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APA 指南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评估和确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评估方面,应以患者为中心,提高诊断的准确度,选择合适且安全的治疗方式,与患者共同分享治疗决策5。同时,APA 指南推荐根据体格检查、病史等情况选择基因检测。在药物治疗方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SGAs)与传统抗精神病药(FGAs)在生活质量结局上没有差异5。各种 SGAs 之间在社会、职业和全面功能的效应方面及全因死亡也没有差异,但奥氮平的反应性相对较好5。对于治疗部分有效或无效的患者,建议监测血药浓度5

近年来,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不断问世。例如卡利拉嗪和依匹哌唑,二者均具有多巴胺 D2 受体部分激动作用,相对于阿立哌唑都「降低」了 D2 受体的内在活性,具有更低的激活效应和更好的整体耐受性6。卡利拉嗪的半衰期为 2 - 4 天,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最长的,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患者缓解 5 维度症状7,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优势显著8;依匹哌唑则在获得临床疗效的同时,能够最小化多巴胺相关的不良事件9

因为对 5-HT7 拮抗和 5-HT1A 受体部分激动,鲁拉西酮具有认知改善和抗抑郁疗效相关,同时对 M1、H1、5-HT2c 和 α1 的较低亲和力,鲁拉西酮较少引起外周和中枢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嗜睡、体重增加和低血压9,10。研究表明,鲁拉西酮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11,对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疗效显著12,长期治疗患者 PANSS 评分获得持续改善13。鲁拉西酮治疗耐受性良好9,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更高14,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代谢安全性9

此外,DBS 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氯氮平难治)中能够发挥一定疗效15,但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善假于物:「阿凡达」技术突破幻听治疗瓶颈

言语性幻听(AVHs)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感知觉症状,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疗效有限。如何突破 AVHs 治疗瓶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徐勇教授介绍了「阿凡达」治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Leff J 及其团队利用 3D 建模技术还原符合幻听内容的虚拟化身,能够改善幻听声音的频率、痛苦的强度、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阿凡达」虚拟化身治疗诞生了。治疗师通过帮助患者学习有效行为替代原有无效行为,对抗虚拟化身,逐步增强患者控制力和自主性。然而,「阿凡达」治疗技术存在建模粗糙、非智能化、生态效度低等缺陷,可结合先进的建模技术、动捕技术等加以改进。

徐勇教授介绍了两例难治性 AVHs 病例,通过使用「阿凡达」治疗技术,进行六次治疗(构建化身、情境交互、技巧学习、强化学习、告别消退和社会泛化)后,患者幻听症状消失。此外,「阿凡达」治疗技术还可应用于抑郁症、厌食症等其它精神疾病的治疗。

相辅相成:神经科学进展及其在精神科的应用

精神心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难点和热点,其发展通常与神经科学的进展密不可分。在这种跨学科合作的背景下,精神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岳伟华教授带来了一场学科交叉的学术盛宴。

在全生命周期的精神疾病中,风险因素预测模型、生物标记物药物靶点、神经调控等成为发展方向,由此促进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实施,突破精神疾病的诊疗瓶颈问题。

纹状体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靶标,研究表明,纹状体和前额叶以及边缘区的功能连接增加有望成为药物治疗相关的症状改善的生物标志物。而新型生物标记纹状体功能异常(FSA),有助于精准筛查精神疾病患者,并预测精神科药物疗效。在风险因素预测模型方面,多基因风险值(PRS)可以预测抗抑郁药疗效个体差异,指导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PRS 也可以预测情绪稳定剂疗效个体差异。在神经科学治疗技术方面,DBS 已被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

与此同时,光遗传调控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多组学技术及移动医疗技术等也推动着精神医学的发展。

「精英论道」: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诊断和治疗,路在何方?

讨论环节,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现仓教授担任主持,认为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近十年来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诊断上仍是主观性诊断,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二是药物治疗仍以多巴胺受体为靶点。因此,生物学诊断指标和非药物治疗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今天就以「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诊断和治疗」为主题进行探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强教授:精神分裂症属于高度遗传性疾病,也一种脑疾病,这决定了其研究方向和诊断思路。因此遗传学和影像学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方面将起到极大作用。出道微生物学也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环境因素,为其生物学的诊断提供了另一种思路。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疗效哟有限,需结合 DBS 等物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来进行综合治疗。

天津安定医院禚传君教授:精神分裂症从遗传学、影像学来需求诊断方面的突破,实际存在难度。应从精神疾病本身去探索诊断标准。单纯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存在局限性,需结合精准的康复治疗。

总结    

在全球范围内,常见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沉重,应让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轻微精神病综合征,应早期识别和干预;鲁拉西酮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 DBS 治疗精神分裂症已经取得一定疗效。面对 AVHs,「阿凡达」治疗技术也能让患者获益。随着神经科学、基因遗传学、影像学等学科的进步,多学科合作将在精神科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Research in people with psychosis risk syndrome: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20a10, 51(4):390-431.

2.  Chawla R . The psychosis-risk syndrome :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follow-up. Psychiatric Services, 2010, 63(2):191-192.

3.  CSNP精神病性障碍研究联盟全体成员. 中国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早期识别和干预—CSNP 精神病性障碍研究联盟专家共识(2020 版).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 46 (4):193-199.

4.  APA.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

5.  APA.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m J Psychiatry, 2020, 177(9):868-872.

6.  Stahl SM. Mechanism of action of cariprazine. CNS Spectr, 2016, 21(2):123-7.

7.  Marder S, Fleischhacker WW, Earley W, et al. Efficacy of cariprazine across symptom domai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schizophrenia: Pooled analyses from 3 phase II/III studies.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19, 29(1):127-136.

8.  Earley W, Guo H, Daniel D, et al. Efficacy of cariprazine on negat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chizophrenia: A post hoc analysis of pooled data. Schizophr Res, 2019, 204:282-288.

9.  Corponi F, Fabbri C, Bitter I, et al. Novel antipsychotics specificity profile: A clinically oriented review of lurasidone, brexpiprazole, cariprazine and lumateperone.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19, 29(9):971-985.

10. Macaluso M, Kazanchi H, Preskorn SH. How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receptor-binding profile of lurasidone affect the clinical utility and safety of th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Expert Opin Drug Metab Toxicol, 2015, 11(8):1317-27.

11. Zheng W, Cai DB, Yang XH, et al. Short-term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luras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chizophrenia: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Psychiatr Res, 2018, 103:244-251.

12. Nasrallah HA, Cucchiaro JB, Mao Y, et al. Lurasid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analysis of 4 pooled, 6-week, placebo-controlled studies. CNS Spectr, 2015, 20(2):140-7.

13. Correll CU, Cucchiaro J, Silva R, et al. Long-term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lurasidone in schizophrenia: a 22-month,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y. CNS Spectr, 2016, 21(5):393-402.

14. Rajagopalan K, Wade S, Meyer N, et al. Real-world adherence assessment of lurasidone and other oral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mo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 administrative claims analysis. Curr Med Res Opin, 2017, 33(5):813-820.

15. Corripio I, Roldán A, Sarró S, et 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treatment resistant schizophrenia: A pilot randomized cross-over clinical trial. EBioMedicine, 2020, 51:102568.

编辑: 夏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