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2014:解读DSM-5中删除丧亲之痛排除标准

2014-05-13 16:5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医者仁心1993
字体大小
- | +

在2013年5月,耗时14年修订的美国《精神疾病统计诊断手册》第五版(DSM-5)正式发布,其中一些修订的部分遭到各大专家和组织激烈的争论,其中关于删除丧亲之痛排除标准为热议话题之一。

回顾争论背景

DSM—4中对抑郁发作的定义为:抑郁症症状必须维持两周以上。但规定那些在近期失去至爱的人,若出现抑郁症症状,则不属于抑郁发作,除非症状持续达两个月以上,在DSM—3中,这一时限为1年。

DSM—5中去除了这项排除标准,这次修订认为丧亲之痛是一种能够迅速促成应激爆发的强大压力,一些人认为DSM-5工作组做出此项决定基于一些证据,可能是担心漏诊,可其他人可不买账。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荣誉教授Frances(DSM-4工作组负责人)称,如果使用DSM-5诊断标准,那么目前数百万的正常人就会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从而使得这些个体接受药物治疗,以及精神疾病所带来的病耻感,还会增加社会负担。

此外,他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真正的精神疾病被忽略,以至于得不到受到足够的关注与资源支持,他说DSM-5中新加入的不必要诊断将会这些宝贵的资源最终分流。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博恩特帕克大学心理学项目的负责人Brent Dean Robbins还指出,我们对现场试验显示大多数主要诊断分类的可靠性极差非常担心,认为DSM-5将无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信心,提供一种科学可靠且有效的工具来诊断患者的精神状况。

他还DSM-5中纳入分裂性心境调节异常(有可能导致“正常儿童”病态化)和删除丧亲之痛排除标准(将正常的悲痛与抑郁症混淆)的担心,这两种精神状态之间的界线在DSM-5中已被完全混淆。

因此,在他们看来,DSM-5工作组已证明了他们在区分标准的人类经验与异常之间的差异方面是完全失败的。这种失败削弱了整个DSM-5计划的有效性。

然而,不管什么指南更新,有些点都是会被人吐槽的。作为DSM-5工作组负责人David J. Kupfer博士在DSM-5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明他们修订DSM-5的方法是非常保守的。

APA2014上专家观点

作为一年一度的美国精神病学盛会—APA 2014,自然少不了关于DSM-5的讨论,来于纽约州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和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Ronald Pies教授,在APA2014上于5月4日上午8点至11点期间以“Grief, Major Depression, and the Bereavement Exclusion: DSM-5’s View”为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Ronald Pies教授

他指出,在亲人离世后出现的短暂抑郁症状(准确的来说,是正常人的抑郁情绪),在症状,病程,受损程度,预后,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在本质上都有所区别。DSM-5基于一些有效的研究证据,删除丧亲之痛的排除标准是合情合理的,此外,他还补充到,目前具有决定性的对照试验还未完成。

他还说,我们需要研究比较近期发生丧亲事件的抑郁症患者和未发生过丧亲事件的抑郁症患者,并且还需要控制一些其他重要的变量,比如,初试抑郁症严重程度,出现抑郁症的特点,之前抑郁症发生次数等等。

在DSM-5中,对于所有抑郁症的患者,对于在近期失去至亲的人,如果全部符合抑郁症的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的诊断标准,那么就会诊断为抑郁症,也就是说,丧亲事件不会作为被诊断抑郁症的“尚方宝剑”,而是丧亲事件会作为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对于以往的排除标准,他说道,排除标准未意识到其他问题,因为其涉及多方面,相互作用等原因,比如,即使近期有丧亲事件发生,也还有其他因素可致抑郁症,可以是器质性所致(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者其他的生活事件(如分手,失业)。

那么在所有致抑郁症发生的因素中,近期丧亲事件所起的效应是多大?假若按照DSM-4的诊断标准,那么将会导致有近期丧亲事件的抑郁症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此外,丧亲事件还会加重患者抑郁症的病情,以及增加其自杀风险。

此外,Ronald Pies教授还补充到临床医生应该如何处理存在近期丧亲之痛的患者,如果患者临床表现正常,丧亲相关的悲伤时,可使用DSM-5的V编码(不复杂的丧亲之痛,Uncomplicated Bereavement ,V62.82)。

还有一些情况,为了谨慎起见,可以开出“等待观察”,至少超过2周才能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规定的病程,在此起见,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

并且,并不是所有刚经历了丧亲事件的重性抑郁患者都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于轻度-中度的患者可以选择心理治疗。

其他声音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黛博拉·L·戴维斯指出,新的诊断标准是基于医学研究证据,发现丧亲事件可增加抑郁的风险,而不是把正常的悲伤当成“有病”。正常的悲伤情绪是各种痛苦感觉的混合,但有缓解的时候,让你还能继续的生活,听到笑话还能笑一笑,看到美丽的东西还懂得欣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恢复正常。

相比之下,复杂的悲伤没有片刻的缓解,让人变得衰弱、焦虑和孤僻,长时间否认、回避事实,有无法摆脱的想法,甚至想自杀,这可能是由于长期应激导致体内生物学物质基础发生了改变。

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位母亲怀胎八月后,发现自己的孩子死于腹中,她想用悲伤哀悼夭折的孩子,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自己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这种灰暗的日子持续了几乎一年。最后她开始服用抗抑郁药治疗,才终于走出了困境。回顾这段经历,她说可能是自己在发生死胎之前就有抑郁症未得到诊断。

他认为,一般的悲伤会令你后悔或绝望,但一段时间后你就能逐渐摆脱痛苦,重拾内心的平静,最终获得成长。但是,也有人掉进复杂悲伤的无底洞,不是时间能治愈,做出这一诊断能让人认识困扰自身的问题,也不会强行要求患者服药。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林靖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