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悄然爆发,之后逐渐蔓延至全国各省市。此次疫情给包括一线医护人员、患者和普通大众在内的所有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如何有效缓解不同人群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日,我们采访了疫情期间第一位进入隔离病房的精神科医生,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陈俊教授,从他口中了解了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真实心理状态,也了解了他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过程,以及如何进行心理科普教育及灾后心理重建等。
(图片:陈俊教授提供)
疫情当前,敢为人先,需求为要,针对驰援
丁香园:除了病毒防控和肺炎救治,心理援助在此次「战疫」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您是第一位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可否请您分享一下隔离病房中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如何?面对陌生的隔离病房,您又是如何开展心理救助工作的呢?
陈教授:大年初二我进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可能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个进入抗疫一线的精神科医生,这得益于上海卫计委、申康医院管理中心及专家组对于精神卫生同步参与抗击疫情重要性的远见卓识。我本次前往的主要任务有二:一为照顾患者,负责隔离治疗患者的会诊联络工作;二为关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尽管以往有相关精神心理援助的经验,如汶川大地震等灾后心理援助,但这些经验运用到本次新冠疫情爆发中略显欠妥。新冠肺炎影响范围大,除武汉之外各地亦是惊弓之鸟,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和以往灾难时间具体、原因可寻并不相同。
心理援助的核心在于为需要的人提供合适的帮助,因此我去病房的第一天先查看了病房情况和重点病人,并找到合适的位置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宣泄。然而心理宣泄室并没有等来需要它的人,于是我决定「主动」出击不再被动等待。我将办公地点转移至餐厅,这里是医护人员较多且固定出现的地方。在经过攀谈、熟悉并逐渐融入团队后,我发现医护人员共同的诉求多为——精神压力大、太忙、没时间睡觉,后期了解发现即使有时间休息,有人也会因为过大的精神压力而无法入睡,这也是压力之下常见的焦虑性表现。因此我们精神科医生的职责就是要了解需求、寻找原因、评估症状、给出建议及支持性治疗。多数医护人员通过相关心理支持后都能够自我调整,少数仍无法改善者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新型的安眠药,这些药物短期效果好、无明显嗜睡症状,适合医务人员使用。
缓解恐惧,科普事重,阶段抓要,共渡时艰
丁香园: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心理方面的科普教育。如何能更贴切、更有效地开展心理科普教育?作为第一位从隔离病房归来的精神科医生,您能给其他精神科医生一些相关建议吗?
陈教授: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很多精神科同道都进行了大量的精神科普教育,虽然他们不能上前线,但都积极进行侧方支援,各种科普类内容大量见诸报端与自媒体等平台,在线电话咨询服务也得到同步开展。
针对公众而言,最主要的任务是缓解他们面对疾病的恐惧,不同阶段需求可能也不尽相同。
最初阶段面临封城等消息,公众普遍存在恐惧情绪,因此要普及公众对新冠病毒的了解,缓解恐惧情绪。
后续居家隔离阶段的重点则转向「如何宅在家中调整自己的情绪」。媒体对于心理调节的关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助于公众更好、更便捷地获取相关资讯。
随后是复工复学阶段面临的问题,此时我们的重点转向教大家如何在困难处境下调整自己的情绪,相互扶持共渡难关。这个阶段由于面临许多具体问题,所以大家关注的点也更加分散,如学生上网课、在线复工等,但这些问题无疑都是由应激源及大众需求所构成。
所以精神科医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最重要的是把握他们的需求,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作出决策和改变,而绝不是脱离实际一味「闭门造车」,这样才有助于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科普。
对于精神科医师而言,分清楚科普与专业是第一要务。
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即具体的帮助对象和群体,明确人群特点及其关注方向,不同对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人群细分又包括一线医护、二线医护、患者、公众、医护家属、患者家属等。建议可以提前进行一些小的摸底调查,可以借鉴相关媒体预先进行问题收集的形式,掌握他们想要了解的具体问题。
其二,科普的内容和形式也非常重要,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科普。科普过程中不必太过拘谨,适当地诙谐与幽默有助于群众理解。
其三,寻找好的平台同样重要。大平台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这样既方便提高相关医师科普宣传的效率,也最大程度方便公众有效获取信息。
(图片:陈俊教授提供)
众志成城,拐点将至,重建心理,共迎春天
丁香园:随着国家疫情防控工作逐渐取得成效,我们相信疫情将会很快结束。当疫情过后,对于患者、死难者家属、一线医护和普通大众这几类人群,该如何调适从而恢复到正常生活呢?
陈教授:随着疫情逐渐明朗化,我们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对于「拐点」的期盼与日俱增。「何时能够摘下口罩」已经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钟南山院士预测 4 月份疫情可以得到基本控制。虽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当下阶段我们仍不能松懈,我们应该打好提前量——后续心理援助是否需要继续?后续心理援助应当进行哪些调整?当前多集中关注灾难发生急性期心理援助,从灾难精神医学方面而言,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灾难发生之后的心理重建同样重要。灾后心理重建具备诸多具体框架:由哪个部门来牵头?应该怎么具体操作?如何评判效果和相关工作?哪些人员参与?目标服务人群是哪些?而当前多部门也在积极参与考虑如何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从专业角度而言,在新冠肺炎过程中暴露情况不同的人群,心理冲击也不尽相同,可以对这些人群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再进行分级治疗。
第一级人群为新冠肺炎患者,他们直接接触了这场疫情,不仅承担了病痛的折磨,也经历心理上的压力,如恐惧、担心被歧视等。
第二级人群为患者家属及亲密接触者,不幸发生后对于他们的生活也会发生很大的冲击。
第三级为一线救护人员。
第四级为其他支援人员,如各类志愿者(疫情防控和后勤支持等)。
第五级为公众人员。
明确不同分级之后,要充分发挥社区角色和作用。社区精神科医生应当成为灾后心理重建的主要执行者,联合具有心理援助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及社工等共同发挥协调作用。此外,暴露等级高的人群需要进行心理筛查和随访,谨防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后续的工作重点将逐渐转向预防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的出现,筛查之后如果出现高危问题,首选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治疗或团体治疗。对于症状明显者,则要进一步由精神科医生采取相应的药物及物理治疗。实行金字塔式的分级治疗,才能更好地实现灾后心理重建,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图片:陈俊教授提供)
总结
疫情终将被战胜,但它带给人们的心理问题或创伤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作为精神心理科医生,陈俊教授敢为天下先的举动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也为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经验。希望我们的一线医护人员、患者和普通大众在更多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下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