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可引起青少年自杀和非自杀性自伤!

2019-06-10 20:44 来源:丁香园 作者:嘉雨秋
字体大小
- | +

自杀尝试和非自杀性自伤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其中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是指个体不以死亡为目的,采取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常常伴有一种迫切感与渴求感。

有研究认为睡眠与精神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中国山东大学的 Liu 等研究者采集了睡眠相关的不同变量: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失眠症状和噩梦,与青少年自杀行为和 NSSI 的关联及其独立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这是一项在山东开展的前瞻性纵向研究,参与者为 7072 名青少年,首次评估进行于 2015 年 12 月,再评估进行于一年后。该研究使用自我管理问卷评估了自杀行为、NSSI、夜晚睡眠时间、失眠症状、睡眠质量、噩梦、易冲动、抑郁,以及家族人口学相关信息,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检验了睡眠相关变量与自杀行为和 NSSI 的关联。研究于 2019 年 5 月发表于 J Clin Psychiatry。

经过一年的随访,其中有 190 名(2.7%)参与者有过自杀尝试,621 名(8.8%)参与者有过 NSSI。

统计发现,失眠症状和噩梦频率(每月次数)的基线值与一年后的自杀尝试和 NSSI 明显相关。调整协变量(青少年和家族人口学、抑郁、易冲动、首次自杀尝试/NSSI、一年中噩梦发生频率)之后显示,自杀尝试的 OR 值 = 1.96(95% CI,1.15-3.33),NSSI 的 OR 值 = 1.52(95% CI,1.10-2.08)。

研究者进一步调整失眠症状、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之后,噩梦频率和后续自杀尝试以及 NSSI 的关联没有明显改变。失眠症、睡眠时间短,和睡眠质量差与后续的自杀尝试与 NSSI 无明显独立相关性。

研究证明,青少年噩梦频率增高与后续的自杀尝试和 NSSI 独立相关,因此,对于青少年噩梦的评估和早期干涉对青少年自杀和自伤风险的早期识别与预防有着莫大的作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