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就「基因编辑婴儿」第一时间发文申明立场

2018-12-03 12:55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闻中心 作者:宣文
字体大小
- | +

【编者按】近日,媒体广泛报道的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双生婴儿出生事件引起全球关注和强烈反响。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国家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发表声明,表达立场与态度。同时代表中国医学科学界,迅即联系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于第一时间撰文向全世界申明中国医学界、科技界的立场、态度与担当,在因个别科技人员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对中国医学界和科技界造成损害的情况下,维护了形象,为国家「扳回重要一分」。

11 月 30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就据称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事件,代表中国医学科学界第一时间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动发声,撰文向全世界清晰表明中国医学界和科技界对此事件的立场、态度以及拟采取的积极措施,彰显了中国医学科技工作者严守伦理底线、 捍卫人类尊严的决心与行动。此举对于减少因个别科技人员严重违反科学伦理和道德的行为可能对国家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中国医学界和科技界形象有重要积极作用。

文章指出,CRISPR 作为强有力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给多种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潜在手段,但其临床应用上还有诸多尚未解决的科学和伦理问题。作为国家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对媒体报道的开展以生殖为目的的人体生殖细胞基因组编辑的临床操作表示坚决反对并要求严格禁止。文章认为,此次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事件,突破了学术道德伦理底线,严重违反了中国相关法规、规定和指南,绝不应开展和资助此类研究。

科学探索无界限,科研人员行为则有不可触碰的严格底线。任何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均应恪守道德规范,保持对科研伦理的尊重和遵守。文章强调,各研究机构应迅速加强对伦理审查和科研过程的监管,确保科研人员开展负责任的研究。科研人员应将社会责任置于首位,在应用新技术和开展高风险研究时,应尽最大努力评估并阻止潜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行为。新兴的科学技术需要更强大的实际指导原则。中国医学科学院将依据最严格的科学与伦理标准,尽快进一步研究制定富于可操作性的技术和伦理指南,指导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严密防止伦理不端行为的发生。

文章呼吁,医学界和社会要尽全力妥善保护和精心照顾据称已出生的双胞胎婴儿,确保她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文章认为,尽管类似 CRISPR 的新技术在带来医学深刻变革的同时存在巨大的伦理风险,但应当相信,通过汇集学术界、社会和政府的共同智慧, 可以达成共识并付诸现实作为来引导和保证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原文文章:
001.jpg

编辑: 韩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