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年前的女精神病人,是什么表情?

2018-07-11 16:04 来源:丁香智汇 作者:
字体大小
- | +

2b8dd74fce997da06e9a03f90dd8161b-sz_47743.jpg

当你看到这两张照片时,第一感觉可能是气质与优雅:左图的模特身着格子礼服,梨涡浅笑,似乎正与屏幕前的你相看莞尔;右图的模特双手合在腿上,头偏向一侧,眼神深邃,略带伤感。

然而,关于这两张照片,有两点你可能不知道:

第一,照片拍摄于 1850~1858 年间,距今已经 160 多年了;

第二,照片里的两位都是精神疾病患者,并不是「骨灰级」的「模特」,她们正参与着一项关于面部表情和精神疾病的研究。

研究的发起者,Hugh W Diamond,出生于 1809 年,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同时也是皇家摄影学会(PRS)的创始人之一。

72c7e287235bbffd47a9bee4f1e3dc72-sz_44059.jpg
Hugh W Diamond 本人,摄于 1869 年

1839 年,摄影术正式诞生刚三个月时,Diamond 使用这项最新的技术,在英国萨里郡精神病院,对其负责的女病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试图揭开面部表情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患者的面部表情可反映其内心精神状态,通过仔细分析患者的面部特征,能够帮助精神科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在 1857 年发表了与之相关的文章。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graphy to the physiognomic and mental phenomena of insanity[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857, 8: 117-117.)

作为一名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科医生,试图通过客观手段来评估患者的病情,无论研究结果如何,这一创新精神早已超越了那个时代,足以让我们这些现代精神科医生敬佩不已。

但在当时,这个观点还过于时髦,精神病学界并不买账,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伪科学或「玄学」。但大家的质疑没能停下 Hugh W Diamond 的脚步,他仍不遗余力的推广摄影技术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f89a4976460245b2a7fe1c98a3a1ee2c-sz_71324.jpg

「相由心生」?

但是,面部表情真的是内心的投射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组有意思的图片。

04a5c2914e9e899d081831a8e61dc7a2-sz_68722.jpg

ae96cd8ac957f59cef1d79a33f9a8dbf-sz_25405.jpg

ce2b7fdc43a5aaac0f2fb8d29050c317-sz_41948.jpg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三张图从上到下,分别是邓文迪与默多克从刚喜结连理,到婚姻行至深水区,再到分道扬镳后的状态定格。

不难发现,邓文迪那张脸虽然一直都写满了欲望与野心,但面部曲线还是从早年间的圆润开阔,变成了后来的日益紧绷狰狞,眼神也愈发犀利冰冷。

是的,她的面相越来越狰狞了,而与之相伴的,是她日益扩张的利益版图——以婚姻为筹码,靠心机和手腕,在默多克的商业帝国中延展的出属于她自己的那块版图。

在舆论最汹涌的时候,邓文迪的这组照片,也被网友肆意调侃。

这与 160 多年前那项研究的理论基础不谋而合。

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邓文迪应该是个极端的个例,「相由心生」可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之相反地,很多变态杀人狂长得温柔白净,很多家暴施暴者并没有凶神恶煞的面相,有的甚至还比较英俊。这些人在杀人、施暴的那一刻,或者回忆起当时场景的时候,他们的面部表情又能不能够反应其真实的心理状态呢?

有一个绝佳的例子:

在美剧《Lie To Me》里,主角莱特曼博士经常躲进自己的房间,反复观看一段慢放的访谈视频。视频里一位名叫玛丽的精神病患者对医生说,她已经不再沮丧,请求周末与家人团聚,但她获准回家后却选择了自杀。这段让莱特曼痛苦不堪的视频里的玛丽,就是他的母亲。

剧中莱特曼博士的原型,是曾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埃克曼,而这段残忍的剧情也并非虚构——在埃克曼 14 岁时,他的妈妈因狂躁症而自杀。

事实证明,玛丽愉快轻松的表情后面的确有所隐藏,并且骗倒了很多经验丰富的精神病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埃克曼将玛丽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中间看到了一个一闪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既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不到 1/15 秒。

这最终成为埃克曼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微表情。

是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有意隐瞒、说谎,我们也会被自己的表情所出卖,尽管是不易被察觉的微表情。这足以说明表情在反应内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内心被疾病困扰时,也就因此得以反应出来。

精神疾病是如何影响表情的?

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学家 Albert Mehrabian 提出了一个有名的 55-38-7 法则

在社交中,
面部表情对人的影响占了 55%,
语调占了 38%,
而谈话内容仅占了 7%。

由此可见,作为非言语交流方式之一的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表情能够真实地反应我们的内心想法,表情能够比语言和肢体更高效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

4b9a338cbdb28344b8193b3f13137c9c-sz_21253.jpg

那么,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他们的表情是不是就能真实地表现内心情绪,从而真实地反应疾病的类型和进程呢?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而言,大脑从外界环境接受到信息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整合和处理,然后再通过控制面部肌肉的运动,来对情绪进行表达,这一过程主要涉及 海马、扣带回和杏仁核等脑区。

这些与情绪表达密切相关的脑区,也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若个体的这些脑区的结构/功能出现异常,就可能出现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除了影响情绪的表达,同样会影响面部表情识别。

2014 年发表在 Schizophrenia Research 杂志上的 Meta 分析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识别厌恶、恐惧和惊讶表情方面存在缺陷,提示患者在识别和处理这些情绪方面存在障碍。此外,对于抑郁症和孤独症等患者,也提示他们存在情绪识别方面障碍。

06e6884958ff88ca7cd5b384b15afe0a-sz_30370.jpg
6 种基本的情绪表达:愤怒、厌恶、恐惧、快乐、难过、惊讶。来源于 slideplayer.com

简言之,表情能真实地反应和表达内心,精神病患者也的确在表情的识别和表达方面存在缺陷。

别怕,照片还不能诊断精神病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要想仅仅从患者的面部表情来判断病情,还是不现实的。

不过,虽然 Hugh W Diamond 的想法不现实,但他的理论还是直接影响到现在的医生们。

561fa7aa9fabe01ed0e74f615d479cc8-sz_44355.jpg

我们再来看一组 Hugh W Diamond 的作品。

如果一名精神科医生看到这两张照片,通过第一印象就可大致判断,这是两名长期住院的患者;再通过眼神和表情来判断,她们可能处于疾病的衰退期。

衰退期指的是精神疾病的末期:患者沉默寡言、回答问题异常简短、用词空洞单调,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行为退缩、孤僻,接触被动,并且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下降。

ae853bee65e50dfe5864376f85ec425d-sz_30999.jpg

犹记得我接触到的第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浑身异味、头发成结、胡子拉渣、眼神呆滞,由家属搀扶进入病区。

带教老师给我们分析到,在没有开始问诊前,首先要观察患者入院时的状态,包括穿着、面部表情和眼神,差不多能对患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从这名患者的入院情况来看,患者的阴性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造成正常功能降低或缺失,导致的精神病理学或神经病学上的缺陷症状)较为突出,生活较为懒散,躯体状况较差,入院后需要重点关注。

总而言之,面部表情对医生判断病情有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表情千差万别,完全根据表情来判断,难免会陷入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中。最好能够了解到患者的基线情况,并结合其他方面,来对患者进行综合判断。

而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人脸识别技术日趋成熟,Hugh W Diamond 的理论似乎又将焕发新生(不过,目前还未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发表)。

d4d5820319c1510a2456898f69a47570-sz_30578.jpg
人脸识别技术,来源于 9to5mac.com

然而,要想通过机器学习实现疾病诊断和疗效检测,首先得建立一个海量的数据库用于建立模型,这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此外,还得需要独立的样本,来对模型进行验证。

但由于精神疾病是一种异质性非常强、同一种疾病的患者外在表现区别非常大的疾病,仅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病情,其预测能力是有限的。

不过,通过收集基线状态和任务态下的面部表情与脑影像学信息,再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也许能找到一个新的方向,来摆脱目前精神科主观诊断的困境。

编者暗想:但是如果机器学习真的做到通过照片诊断精神病,那就有点儿可怕了啊……

参考文献:

1. Diamond H W. I.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graphy to the physiognomic and mental phenomena of insanity[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857, 8: 117-117.

2. Barkl S J, Lah S, Harris A W F, et al. Facial emotion identification in early-onset and first-episode psych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J]. Schizophrenia research, 2014, 159(1): 62-69.

3. Mehrabian A. " Silent Messages"-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bou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ody Language)[J]. http://www. kaaj. com/psych/smorder. html, 2009.

4. Vuilleumier P, Armony J L, Driver J, et al. Effects of attention and emotion on face processing in the human brain: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J]. Neuron, 2001, 30(3): 829-841.

5. Langenecker S A, Bieliauskas L A, Rapport L J, et al. Face emotion percep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deficits in depress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2005, 27(3): 320-333.

6. Hammond P, Forster-Gibson C, Chudley A E, et al. Face–brain asymmetr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Molecular psychiatry, 2008, 13(6): 614.

7. Haxby J V, Ungerleider L G, Horwitz B, et al. Face encoding and recognition in the human brai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6, 93(2): 922-927.

7.  读脸者埃克曼:面部表情比语言更诚实——新世纪周刊。

编辑: 余诗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