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或提示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的发生!

2018-03-25 01:47 来源:丁香园 作者:肖春风
字体大小
- | +

创伤性事件常可导致一系列精神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抑郁状态,诱发这两类疾病的最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便是创伤性事件暴露史。睡眠障碍有一类特征性症状,如难以入睡、睡后易醒、睡眠时长减少、睡眠质量较差以及白天疲倦等,相关症状常发生在经历创伤性事件之后,患者常伴发有 PTSD 和抑郁症状。尽管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关联密切,但以往研究并未就睡眠障碍究竟能够准确提示 PTSD 和抑郁发病做出充足探讨。

一项针对 453 名荷兰军人的研究显示,受试军人入伍后 6 个月出现 PTSD 症状与其入伍前有梦魇史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其入伍前有无失眠史无关。另外一项针对 102 名机动车事故受害者的研究发现,事故 1 个月后主诉有失眠和白天疲倦发生的大部分受害者在事故 12 个月后出现了 PTSD 相关症状。此外,尚有一项针对高中生为期 1 年的纵向研究在对受试年龄、性别和基线抑郁症状进行校正后得出结论,失眠是抑郁发生的提示性线索。上述的几项研究普遍存在着样本量少、样本随访时间短等的不足,无法为睡眠障碍、PTSD 以及抑郁之间的因果联系佐以证实。

为此,来自我国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的范芳博士及其同事做了一项队列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中。这项研究所有分析数据均来自汶川地震青少年健康队列研究(Wenchuan Earthquake Adolescent Health Cohort,WEAHC),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将就有汶川地震事件暴露史的我国青少年睡眠障碍、PTSD 以及抑郁症状发生率做出介绍,并将就睡眠障碍和睡眠时长较少究竟是否与 PTSD 和抑郁症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这一问题给出答案。

研究纳入研究对象 1573 人,受试入组 WEAHC 平均年龄为 15.0 岁(标准差 SD:1.3),女性占比 46%。研究测量工作在距汶川地震震中外 20km 的都江堰进行,使用量表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以及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首次搜集基线数据后,分别在 12 个月后及 24 个月后再一次搜集受试者数据。

研究结果发现,在 12 个月后及 24 个月后,出现睡眠障碍的受试者占比分别为 38.3% 及 37.5%;出现 PTSD 症状的受试者占比分别为 22.5% 及 14.0%;出现抑郁症状的受试者占比分别为 41.0% 及 38.3%。随着两次测量时间节点睡眠障碍和睡眠时长减少发生率的增多,PTSD 和抑郁发生率也随之明显增高。

在对受试人口学特征、地震事件暴露情况、12 个月后的 PTSD 以及抑郁测量情况进行校正后发现,在 12 个月后测量时睡眠障碍检出情况与在 24 个月后测量时的 PTSD(比值比 OR = 1.80;95%CI 为 [1.17,2.75])和抑郁(OR = 1.51;95%CI 为 [1.14,2.02])检出情况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还发现,睡眠障碍或可准确提示 PTSD(OR = 2.35;95%CI 为 [1.43,3.85])及抑郁症状(OR = 2.41;95%CI 为 [1.80,3.24])的发生。

研究提示,有关青少年在汶川地震创伤事件暴露后第 12 个月及第 24 个月后仍普遍存在持续性的睡眠障碍、PTSD 和抑郁症状。睡眠障碍可以作为 PTSD 和抑郁症状发生的提示性线索,通过对睡眠障碍严重程度的监测可有效指导对患者 PTSD 和抑郁症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线医师对有创伤性事件暴露史的患者应密切检测其睡眠障碍症状严重程度,以最大程度避免患者今后 PTSD 和抑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Davidson J R, Mcfarlane A C. The extent and impact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fter disaster.[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06, 67 Suppl 2(2):9.
2. Babson K, Feldner M, Badour C,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Sleep: Differential Relations across Types of Symptoms and Sleep Problems[J].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011, 25(5):706-713.
3. Saskia v L P D, Mirjam v Z P D, Herman W P D, et al. IMPACT OF IMPAIRED SLEEP ON THE DEVELOPMENT OF PTSD SYMPTOMS IN COMBAT VETERANS: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J]. Depression & Anxiety, 2013, 30(5):469-74.
4. Koren D, Arnon I, Lavie P, et al. Sleep Complaints as Early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1-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Injured Survivors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s[J]. Am J Psychiatry, 2002, 159(5):855-7.
5. Luo C, Zhang J, Pan J. One-year course and effects of insomnia in rural Chinese adolescents.[J]. Sleep, 2013, 36(3):377-84.
6. Liu X, Liu L, Owens J A, et al. Sleep patterns and sleep problem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 Digest of the World Core Medical Journals, 2006, 115(1 Suppl):241-249.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郑涵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