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概1/3-1/2的成人强迫症患者曾表示,在15岁或学龄前就已经出现过强迫症状了。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仪式动作或强迫症状,例如,走路的时候数格子、睡觉之前一定要把鞋子放在某个位置,但这些行为旺旺呈现阶段性,持续一段时间后自然就消失了,通常在2-3岁的时候最明显,很少持续到8岁。
总的来说,儿童强迫症远比成人少见,其强迫症主要体现在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上。通过对大量成人强迫症治疗的研究提示,氯米帕明的效果较好,SSRI 类的药物,如左洛复、氟西汀、氟伏沙明以及西酞普兰等,对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但对于药物治疗儿童强迫症,依然遗留着很多问题,如使用药物治疗儿童强迫症患者,SSRI类药物和氯米帕明应答的时间?使用高剂量的 SSRI药物能否改善儿童强迫症的应答情况?在治疗儿童强迫症上,SSRI 类药物之间是否具有疗效上的差异?SSRI 类药物是否与氯米帕明在疗效上是否有所差异?对于儿童强迫症和成人强迫症,使用 SSRI 类药物,其药物应答响应时间和程度释放有所差异?
对此,来自美国佛蒙特州大学医学院的Anjali L. Varigonda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杂志上。
该 Meta 分析纳入的研究来源于 Pubmed 和循证医学的 CENTRAL 数据库,只纳入 SSRI 类药物或氯米帕明(vs 安慰剂)应用于儿童强迫症的临床随机试验,并使用儿童Yale?Brown强迫症评定量表作为结局。
研究提取了临床试验中患者每周的数据,以便确定患者的对于 SSRI 类药物应答的轨迹,在试验组和安慰剂组中,使用基于加权平均数(WMD)的方法来聚合分析治疗效应。
研究最终纳入了9项临床试验,共801名患有强迫症的儿童,结果提示,使用对数模型预测可知,对于 SSRI 类药物和氯米帕明治疗的儿童强迫症患者,在早期就应答良好的患者其长期预后也很不错。与安慰剂和 SSRI 类药物相比,氯米帕明对于儿童强迫症获益更多。从目前仅有的证据可知,SSRI 类药物的剂量与治疗效应之间似乎没有关联。此外,儿童强迫症和成人强迫症之间在应答程度和应答时间上是相似的。
该研究的结论为,在使用 SSRI 类药物治疗儿童强迫症时,在开始治疗的前几周,患者的获益最大, 这一结果与成年强迫症患者的情况类似,也与治疗成人抑郁症的情况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