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强迫症状(OCS)的概率大约 30%,其中 12% 完全满足 OCD 诊断标准。目前已知精神分裂患者出现 OCS 可能会造成较差的预后:治疗反应性较差、认知损伤更明显、较高的抑郁和阴性症状发病率及更高的自杀率。Fonseka 等报道,奥氮平可以导致更高的 OCS 患病率(大约 11%-20%)。
而目前对二代抗抑郁药相关 OCS 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阿立哌唑、氨磺必利、氯丙咪嗪、氟伏沙明和拉莫三嗪等药物辅助治疗。2012 年,Kulkarni 等个案报道氟西汀辅助治疗奥氮平相关 OCD,得到阳性结果。近日,巴西精神研究所 Tiago Figueiredo 博士等在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报道了三个奥氮平相关 OCS(不符合 OCD 诊断标准),下面是具体内容。
病例一:服用 3 年奥氮平出现强迫症状
33 岁男患,因出现暴力性幻觉等症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初始治疗采用氟哌啶醇 15 mg,症状缓解。几年之后,因为精神症状再次复发入院,开始服用奥氮平 10 mg,缓解。此时并未出现 OCS。服用奥氮平 3 年后,患者开始出现反复核实等强迫症状并出现明显的继发性焦虑。考虑到奥氮平对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效,并未停药,加用氟西汀 60 mg,OCS 症状得到明显缓解,Y-BOCS 评分在辅助治疗前后分别为 24 和 9,阳性精神症状并未恶化。
病例二:换用奥氮平 2 年之后出现强迫症状
53 岁女患,根据 DSM 确诊为精神分裂,服用氟哌啶醇 10 mg,精神症状完全缓解。但之后随访发现,患者耐药性很差,出现了明显的椎体外系症状,改用奥氮平 15 mg 替代治疗。2 年后,患者首次出现 OCS,自述有侵入性思维、焦虑和强迫行为。因患者对奥氮平有很好的的耐受性,未停药,加用氟西汀 40 mg,OCS 和焦虑症状得到显著改善。Y-BOCS 评分在辅助治疗前后分别为 26 和 7,阴性精神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阳性症状未恶化。
病例三:换用奥氮平 10 年后出现强迫症状
48 岁男患,有明显偏执妄想综合征、攻击性行为和认知损害,确诊为精神分裂。接受 20 mg 氟哌啶醇起始治疗,后转变为 10 mg 奥氮平,精神症状完全缓解。持续服药 10 年后,患者开始出现 OCS,易激惹,与家人互动出现障碍。在维持原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 40 mg, 症状明显改善。Y-BOCS 评分在辅助治疗前后分别为 16 和 5,阴性精神症状改善,阳性症状未恶化。
奥氮平目前是精神分裂的一线用药,然而在所有二代抗精神病药(SGA)中,它致 OCS 的风险仅次于氯氮平。机制假说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调(中枢 5-HT 失调)和 SGA 药代动力学特点。基于中枢 5-HT 失调假说,病例中采用氟西汀辅助治疗 OCS。尽管病例系列研究具有样本量小、非盲法等缺陷,但在所有三个病例都得到阳性结果,是很令人振奋的。
目前已知,SGA 相关的 OCS 可以导致患者预后差、自杀倾向加重和依从性差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对 OCS 的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尽管奥氮平可以转变成其他 SGA 单药治疗,目前仍推荐氟西汀加药疗法,在治疗 OCS 时维持抗精神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