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比萨」的不一定是斜塔 还有可能是综合征

2016-01-31 09: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张钰
字体大小
- | +

比萨综合征,是以获得性身体屈曲、头偏一侧和躯干轻微轴向旋转等为特征,患者通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些异常姿势。此病有史以来和神经松弛剂的使用有关,在临床上已被分在急性或慢性肌张力障碍一类。药源性比萨综合征和经典的迟滞性肌张力障碍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患者对抗精神病药减量治疗的反应。由于对治疗药源性比萨综合征,抗胆碱能药物是十分有效的,这也和大多数迟发性运动障碍相区别。

罗马圣心天主教大学的 Luisa De Risio 等教授,对一个以阿立哌唑治疗 2 年而继发迟发性比萨综合征的年轻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上的研究和处理,而且提出了一个多步算法,以帮助临床管理,并将这些研究发表在 2016 年的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杂志上。

药源性比萨综合征通常发生在有脑器质性病变的高龄女性。而在接受抗精神病治疗的病患中,这种病可能会无原因的不知不觉地发展,或者伴随着另一种抗精神病药加入已有的抗精神病治疗而发生。同时,所谓的节拍器综合征也会发生,这种肌张力障碍会在几周后从身体一侧转换到对侧。临床证据显示比萨综合征的发生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

在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中,阿立哌唑具有唯一的受体,能兴奋 D 2 受体和 5-HT 1A 受体,并拮抗 5-HT 2A 受体。阿立哌唑很少发生锥体外系反应,和安慰剂相比,并没有锥体外系反应增加的风险,因此已被用作迟滞性运动障碍和迟滞性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治疗。下面的案例描述的是一个以阿立哌唑治疗两年的年轻患者,临床上对其比萨综合征及其它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的治疗和处理。

案例

经病人同意,有这样一个案例发布。女性患者,25 岁,学生,有四年的精神病史,自 2009 年 5 月在罗马 Gemelli 医院精神科收为门诊病人。之前她服用过氟哌啶醇、奥氮平、利培酮,并在以 3 mg/天服用利培酮时出现锥体外系反应。2011 年 6 月,开始服用阿立哌唑(15 mg/天),有效地控制了症状并没有出现服药后的副作用。

28 个月后,病人出现动眼危象,并由焦虑和平衡障碍加重症状。此时,隐袭出现比萨综合征,表现为躯体左侧屈曲,感觉缺失及上肢震颤,而除了阿立哌唑没有使用其他的药物。之后进行三周的交叉滴定,将喹硫平加量至 400 mg/天并将阿立哌唑逐渐减量。接下来的三周,病人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又过了一周,比萨综合征和其他锥体外系反应几乎消失,并且在接下来的一年随访中,再也没有出现。

讨论

药源性的比萨综合征是用神经松弛剂治疗时鲜有的副反应。目前,其机制还未弄清楚,但通常是由于 D2 受体的阻断和基底神经节处的继发性多巴胺胆碱能的失衡。阿立哌唑被广泛用于精神病和双向障碍的治疗,也被采用于一些心理疾病中,由于其受体的耐受性,一些运动性障碍的药物治疗也用到阿立哌唑,例如抽动秽语综合征。有证据显示其高效性、安全性,以及对儿童、青少年短期治疗的耐受性。

考虑到治疗的方法与迟发性综合征有明显重叠,我们查阅了关于阿立哌唑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有关文献,并发现,所有案例中,停用阿立哌唑被作为一线治疗。

如图 1 所示,对比萨综合征的首要治疗是停用当前的抗精神病治疗,尽管同时,要注意精神病症状恶化的可能性。氯氮平和喹硫平对抗精神病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如果依然有症状,很可能是因为胆碱能-多巴胺失调。如果锥体外系反应也发生,或者没有出现其他运动障碍,抗胆碱药物治疗是有效果,如果出现运动障碍,丁苯那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QQ图片20160128233938.png
图 1 对阿立哌唑引起的迟发性比萨综合征的处理

结论

尽管单一的案例不足以详细阐明比萨综合征,但其是一种服用阿立哌唑而导致的副作用,甚至会推迟、较晚地出现。阿立哌唑和个体的易感高危因素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医生应该注意这种可能的副反应,并且在临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积极地追踪。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秦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