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 2 年后即可获益

2015-07-01 1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樊亚奇
字体大小
- | +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 3/4 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近期 Estes 博士等人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进行了一项随访研究,结果发布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杂志。

该研究对 39 名孤独症患儿进行随访研究,评估孤独症早期干预的持续疗效,这些儿童在 18-30 个月大的时候参与到该随机对照研究中,用早期丹佛模型(ESDM)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患儿在家中进行为期两年的高强度干预,结果表明干预后即刻起效。干预结束 2 年后,在儿童 6 岁的时候对他们进行评估,从临床医生初级评估的多元性到早期干预团体的状态。

在早期干预后 2 年的随访研究中,ESDM 团体中的研究对象均有获益,体现在智力、适应行为、孤独症症状和挑战行为方面。对于治疗后的即刻疗效,社区常规干预组(COM)与 ESDM 组的孤独症症状方面没有差异;然而,2 年后 ESDM 组的孤独症症状和适应行为均有所提高。

6 岁的时候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两组患儿智力方面没有差异。在最初的研究中,两组接受的干预持续时间是相同的,但是在随访研究中,ESDM 组接受的干预时间更短。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的获益是在 2 年后得到的。显而易见的是,在最初的研究中,与 COM 组相比,ESDM 组的孤独症症状有所改善。ESDM 组接受干预的时间显著减少,也是改善的一个方面。

虽然目前孤独症的干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尚无最优治疗方案,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个体化治疗。其中,教育和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目前药物治疗尚无法改变孤独症病程,也缺乏治疗核心症状的特异性药物,但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有利于维护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psych0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